日军侵占北京8年,为何没将故宫洗劫一空?绝非他们心慈手软,北平沦陷那年,鬼子站在

寒蕾趣事 2025-11-25 19:39:24

日军侵占北京8年,为何没将故宫洗劫一空?绝非他们心慈手软,北平沦陷那年,鬼子站在紫禁城门口,心里估摸着,这地儿以后就是他们的东京分宫了,可八年下来,他们没能把故宫洗劫一空——不是不想,是抢不动、抢不完、抢不走。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3年2月,故宫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文物大迁徙,工人们用棉絮层层包裹瓷器,钉上铁箍固定,推着平板车赶往火车站,寒风中检查封条,装车运往南京,这样的场景持续了数月,五批次全部完成,总共13491箱文物离开了北平。   马衡负责考察存放地点,最终选定南京朝天宫的库房,但战事很快升级,1937年又不得不继续西迁,目的地是四川乐山安谷乡,那里有一座寺庙和六个祠堂改建的仓库,距离城区20里路,火车穿山越岭,车厢摇晃得厉害,每个箱子都固定得很牢,江轮载着国宝远航,竹筏在激流中前行,欧阳道达等人全程跟随,亲自点验每一个箱子。   这场转移救了故宫的命,等到日军进城时,最珍贵的那批文物早已不在北平,他们扑了个空,只能对着剩下的东西打主意,但留守的文物也不是好动的,接下来就看张庭济他们怎么应付了。   张庭济是故宫博物院总务处处长,选择留下看家护院,日军一进城就急着清点库房,士兵砸开锁,翻遍架子,发现柜子多半是空的,张庭济递上伪造的清单,把他们引向偏殿,避开真正藏宝的暗阁,士兵用斧头砍门时,工人赶紧拦住,说陶俑易碎需要草席裹着,这一拖就耽误了不少时间。   1938年春天,日军撬开养心殿的门,想把康熙宝座运走,麻绳缠上拖拽,刺耳的声音响彻大殿,但殿门太低矮,宝座卡在那里出不去,张庭济拿着卷尺测量半天,指挥工人垫门槛,松地砖挖小坑,折腾了好几天,军官看着没戏,只好叫停撤退。   1939年夏天,日军在武英殿竖起梯子,用铁钩刮梁柱上的彩画,金粉像雨一样落下来,士兵在梯子上滑倒摔伤,张庭济安排人洒水把檐口弄湿,梁柱变得更滑,日军挣扎半天只抢到些碎料,这些周旋让他们小打小闹,零星得了几百件玉佩铜印,气得砸墙泄愤。   核心藏品早就埋进地窖,铁盖焊死,不用炸药根本打不开,而且北京雾霾天多,运输车队常常迷路,1940年冬天,宪兵夜袭宁寿宫,火把照亮庭院,砸开库门翻找丝袍,张庭济又递上假清单,建议分批运送防止损坏,头目在雪地里滑了一跤,进度又被拖慢。   日军不是不想彻底洗劫故宫,但有几个因素卡住了他们,首先是国际舆论盯着,欧美各国使馆的人都在北平,日本刚打着建立大东亚共荣的旗号,不好意思撕破脸皮明抢,其次是溥仪在东北当傀儡皇帝,故宫是清朝老巢,他们多少得做做样子。   文物本身也是个大麻烦,那些青铜器重达数吨,玉雕屏风体积巨大,很多都跟建筑融为一体,狭窄的走廊根本挪不动,强拉只会碎成一地,军官私下摇头,抢不动也抢不完,城外还有游击队活动,经常伏击运输卡车,风险实在太大。   但日军也不是完全没得手,1938年,宪兵和伪警察两次闯进太庙图书馆,撕的撕抢的抢,拉走了216种书籍和305种杂志,好在张庭济提前藏起了真正珍贵的善本档案,损失还算可控。   真正的大劫难出现在1944年,日本在战场上越来越吃紧,武器不够用,就盯上了老百姓的金属器物,伪政权成立献纳委员会,逼着大家交铜交铁,故宫这次躲不过去了,那么多铜缸铜炮铜灯亭,在他们眼里就是现成的军工原料。   张庭济接到命令心都凉了,但硬顶肯定不行,他先交出一些破损的年代不清的铜缸铜炮,想蒙混过关,日本人不满足,又来逼第二次,他就挑历史价值不高品相不好的,最后送走了54口铜缸和两尊铜炮,每送走一批都详细记录,盼着有朝一日能讨回来。   后来日军又拉走了91个铜灯亭和一尊铜炮,直接运到天津港准备装船,就在这时,日本投降了,张庭济赶紧联系教育部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派人去天津拦截,这批文物总算追了回来,重新运回故宫,战后清点发现,铜器被破坏切割,总重量少了将近一千公斤,有些再也恢复不了原样。   抗战胜利后,存放在四川的文物开始回归,1947年陆续运回南京,但很快又面临新的抉择,1948年,国民党决定把部分文物运往台湾,分三批次运走了2972箱,剩下的文物留在南京,后来又有一部分回到北京,从此,故宫文物分隔两岸,成为历史的遗憾。   信息来源:齐鲁壹点——人文|今天能见到的故宫珍宝,大多经历过九死一生;中国军网——侵华日军占领北平八年,不是没有动过劫掠故宫文物的坏心思    

0 阅读:0
寒蕾趣事

寒蕾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