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31岁的阎锡山,娶了14岁的小妾,结婚当晚,阎锡山对小妾说:“你躺下

文山聊武器 2025-11-26 18:24:01

1914年,31岁的阎锡山,娶了14岁的小妾,结婚当晚,阎锡山对小妾说:“你躺下吧,你只负责传宗接代,我不会喜欢你的,我只爱我的原配夫人!”事后,他便溜进了徐竹青的房间。 阎锡山出生于1883年山西五台县一个普通农户家庭,早年跟随父亲经营小本生意,家境并不富裕。1897年,他娶了大自己六岁的徐竹青,她来自当地望族,带来嫁妆帮助阎家度过难关。婚后,阎锡山逐步涉足军政事务,1901年进入山西武备学堂,1904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在那里接触革命思想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他参与辛亥革命,1911年领导太原起义,成为山西都督,从此掌权山西长达38年。作为军阀,他推行地方改革,如兴办工业和教育,但也卷入多次内战,扩张势力导致生灵涂炭。他的统治以高压手段维持,山西成为他的私人领地,经济虽有发展,却伴随腐败和剥削。 徐竹青婚后多年未生育,这在传统家族中成为重大问题。阎锡山作为独子,面临父亲和家族长老的催促,必须延续香火。1914年,他同意纳妾,选择大同一个贫苦家庭的14岁少女许氏,改名徐兰森。纳妾决定源于家族传承需求,徐竹青虽无子,却在家中发挥关键作用,管理财务和家务。她主动提出条件,让徐兰森先到自己娘家认亲,视作姐妹,所生子女须认她为母亲。这种安排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定位,妻子掌控大局,小妾仅限于生育。阎锡山对徐兰森的态度冷淡,仅视其为工具,这体现了军阀时代婚姻的功利性。 徐兰森进入阎家后,很快承担起生育责任。她陆续生下五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这些孩子在阎家成长,接受教育,但家庭内部关系复杂。徐竹青负责教导子女,监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孩子们对外称她为母亲,这维持了家庭表面和谐。阎锡山外出公干时,只带徐竹青同行,对外介绍她为夫人,徐兰森则留在家中操持内务。这种分工凸显了正妻的地位高于小妾,但也暴露了女性在家庭中的不平等。阎锡山一生少有绯闻,仅此一妾,表面上看似专一,实则源于对权力的专注和对家庭的控制。 1930年中原大战,阎锡山联手冯玉祥对抗蒋介石,最终失败,逃往大连。徐兰森携带幼子随行,那段时间孩子们开始称呼她为母亲,没有得到纠正。这件事后来引发家庭矛盾,徐竹青听到后与阎锡山争执,导致她搬离主宅,住进太原城中另一处房产。从此,她虽不与阎锡山同住,但仍掌管家产和商铺,阎锡山重大决策仍需征求她的意见。这种分居状态持续多年,反映了婚姻中的权力平衡和情感裂痕。阎锡山在政治上反复摇摆,抗日时期一度与日军合作,这让他声誉受损。 1946年,徐兰森重病住院,年仅48岁。她在病榻上托付徐竹青照顾子女,不久后去世。徐兰森一生为阎家生育后代,却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她的早逝凸显了那个时代女性命运的悲剧。阎锡山继续统治山西,直到1949年败退台湾,他先去接徐竹青同行,两人一同前往。徐竹青在台湾度过晚年,管理阎家事务,直至1964年去世。阎锡山于1960年逝世,按照遗愿与徐竹青合葬于阳明山公墓,墓碑仅刻夫妇姓名,没有提及徐兰森和子女。这体现了阎锡山对原配的偏重,但也忽略了徐兰森的贡献。

0 阅读:0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