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汤恩伯死在手术台上,蒋介石只是轻飘飘地说了一句:死了也好。汤恩伯是蒋介

蕊蕊聊过去 2025-11-27 15:44:54

1954年汤恩伯死在手术台上,蒋介石只是轻飘飘地说了一句:死了也好。汤恩伯是蒋介石的嫡系,曾为蒋介石,不惜出卖了有恩于自己的义父陈仪,蒋介石为何对待曾经的爱将如此冷淡?   1949年初,国民党败象毕露,一封从杭州寄出的密信,承载着浙江省主席陈仪对义子汤恩伯的最后期望:携手起义,迎接新中国。可这份信件落入汤恩伯手中后,却成了致命的告密书。五年后,汤恩伯手术台上咽气,蒋介石闻讯只甩出一句“死了也好”。恩义变背叛,宠信成冷眼,这背后藏着怎样的权力算计?   汤恩伯在国民党那堆乱七八糟的将领里,他算得上蒋介石的铁杆嫡系。早年浙江武义穷小子,家底薄得叮当响,1922年好不容易考上日本明治大学,学费一断就得滚蛋。幸亏搭上陈仪这根线,陈仪不光帮他还债,还每月砸五十大洋,让他接着念书,甚至把义女王竞白嫁给他。汤恩伯感激涕零,改名“恩伯”,认陈仪当义父,从此一步登天。   陈仪这人,本是蒋介石的浙江老乡加同学,早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北伐时帮蒋拉队伍,抗战时管福建,胜利后还去台湾收日军投降。可惜1947年二二八事件,他背锅下台,赋闲上海。汤恩伯呢,靠陈仪保荐,从浙军小军官混到国民党高层。1928年进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当教官,一本《步兵中队教练之研究》让蒋介石看上眼,从此黄埔系骨干,1931年当上第二师师长。   抗战打响,汤恩伯带十三军参加南口、台儿庄、武汉会战,部队肿到几十万,管中原四省,绰号“中原王”。蒋介石赏他青天白日勋章,和陈诚、胡宗南齐名。可这名声水分大,1944年豫湘桂战役,他三十万大军对日军十五万,一溃千里,丢河南大片地,百姓恨他搜刮横征,和水旱蝗灾并称“河南四害”。蒋介石气得撤他职,但看他忠诚,又拉回来当第三方面军司令。   解放战争更惨,1947年孟良崮战役,汤恩伯指挥第一兵团,王牌整编七十四师全军覆没,张灵甫阵亡。蒋介石在南京官邸见他,怒吼跪下,拳打脚踢,汤恩伯鼻青脸肿才滚蛋。国民党三大战役后,淮海、平津、辽沈全崩,蒋介石1949年初下野,李宗仁代总统。陈仪这时候复出,当上浙江省主席,汤恩伯也靠陈仪举荐,重掌衢州绥靖公署。师生俩在上海碰头,关门骂蒋瞎指挥,日子倒也自在。   可国民党那摊子,腐败透顶,财政赤字堆成山,到1947年还得求美国英国印钞票,老百姓苦哈哈。相比之下,解放区人民支持军队,渡江时江北百姓自发送粮草,国民党兵在江南抢粮抢物。这差距,注定国民党玩不转。陈仪看清大势,1948年11月放掉一百多名中共嫌疑犯,开始和民革李济深秘密谈,决心起义,把浙江和平交给人民。   1949年1月23日,北平和平解放,陈仪下定决心,拉汤恩伯下水。1月27日,他派外甥丁名楠带亲笔信去上海,信里说“迅速实行,以免夜长梦多”,劝汤恩伯率京沪杭警备部队反正。汤恩伯是陈仪一手拉扯大的,手握重兵,本该感念恩情。可他怕上海警察局长毛森盯梢,次日就把信抄件和揭发报告,直奔奉化溪口蒋介石行辕。蒋介石看完,拍桌大怒,命毛人凤监视陈仪,换周碞接班。   丁名楠带回汤恩伯的假回信,陈仪信以为真,等着义子来杭州商量。2月21日,陈仪去上海开会,刚下火车就被特务盯上。2月27日,毛人凤手下闯旅馆,把陈仪绑了押去衢州软禁。陈仪还不信是汤恩伯干的,渡江战役后转基隆监狱。蒋介石想拉拢他写悔过书换自由,陈仪一口回绝,斥国民党祸国殃民。   1950年4月,陈仪押到台湾,5月19日军事法庭判死刑,以“匪谍”罪名。6月9日庭审,汤恩伯出庭作证,吞吞吐吐说“忠党爱国,不敢因私废公”。陈仪当堂反击,戳国民党军纪败坏。6月18日清晨,陈仪在台北新店碧潭军人公墓被枪决,年67岁。蒋介石日记里骂他“至死不悟”,被共党宣传迷了脑筋。   汤恩伯这下慌了,回家设灵堂烧香,自责“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还出资两千新台币买棺,想请人写《陈仪传》洗白。蒋介石知道后,抄书稿,隔离反省一周。汤恩伯求张群、毛人凤说情,全碰壁。蒋介石想让他亲手枪毙陈仪,汤恩伯死活不干,蒋只好让其妹夫袁守谦代劳。从此,汤恩伯在蒋眼里成隐患:你能卖义父,哪天卖不了我? 那么蒋介石为啥对这个老嫡系这么冷?说白了,国民党用人就那德行,全凭个人好恶和猜忌。汤恩伯战场上屡败,豫中丢地、孟良崮坑友军,还在中原搜刮成灾,百姓骂“宁日军烧杀,不汤恩伯驻扎”。更要命,出卖陈仪后那点假惺惺,蒋看不惯。你今天卖恩师,明天卖我,谁敢信?国民党内部钩心斗角,腐败横行,失了民心,得罪了天下。渡江时,人民帮解放军运粮,国民党抢老百姓米袋子,这不败才怪。    

0 阅读:63

猜你喜欢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