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与拜登最大的不同:拜登是一个顽固的反华政客,而且言行不一,嘴上说一套,背后

漫聊小知识 2025-11-27 16:30:34

特朗普与拜登最大的不同:拜登是一个顽固的反华政客,而且言行不一,嘴上说一套,背后另一套,特朗普虽然也反华,但他毕竟是一个商人,讲究利益优先,贸易战科技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妥协,特朗普还喜欢别人给他戴高帽子,因此,从维护中美和平、合作关系来讲,特朗普执政对中国有利,远超拜登(对中国来说)。 先说说拜登这老政客的虚伪和顽固,他天天把“合作”挂在嘴边,说什么中美要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这些事上携手,可实际干的全是拆台的活儿。 就拿人工智能来说,2024年5月中美刚在日内瓦开完会,都说好了要在安全可控的基础上合作发展AI,结果没过一个月,拜登政府就急着发布新禁令,把AI芯片、模型参数的出口管得更死了,明摆着就是不想让中国搞技术突破。 这种嘴上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比直接翻脸还让人恶心,因为你根本没法跟他谈,他的承诺连张废纸都不如。 拜登的反华还带着股“死磕到底”的顽固劲儿,不是冲着利益来的,是纯粹的政治打压。 他上台后搞了个“小院高墙”战略,专门盯着人工智能、5G、量子技术这些关键领域卡中国脖子,还拉着盟友搞“芯片四方联盟”“印太经济框架”,逼着那些国家跟中国断供应链。 为了让企业跟中国脱钩,他甚至拿出3690亿美元搞补贴,规定只有在美国本土或北美生产的电动车、清洁能源设备才能享受优惠,这不就是硬逼着产业链“去中国化”吗? 更离谱的是2024年8月还出台个《全美国国旗法案》,说政府买的国旗必须美国造,可谁都知道美国国旗大多是中国产的,这简直是把贸易保护主义做到家了,眼里根本没有什么市场规则,满脑子都是反华。 最让人头疼的是拜登这套玩法特别难破,他不像特朗普那样单打独斗,而是拉着一群盟友一起围堵中国,搞所谓的“民主技术联盟”,想从规则上把中国排除在全球供应链之外。比如他跟欧盟搞的“贸易和技术委员会”,专门在数字经济领域定规矩,明着就是不让中国企业参与。 这种靠联盟施压的套路,比单纯加关税更阴,因为它想断的是中国跟世界的合作根基,真要是让他成了,中美想和平合作都没地方下手。 而且拜登政府里全是些老谋深算的政客,他们的反华政策想得特别细,一环扣一环,就是奔着长期遏制中国来的,根本没有妥协的余地。 反观特朗普,虽然也反华,但他那点心思全写在“利益”两个字上,反而有商量的余地,这老小子是商人出身,做什么都得算划算不划算,打贸易战、科技战要是没便宜占,立马就松口。 2018年他刚上台就对华加关税,分四次加了几千亿美元的商品,可后来发现中国没垮,美国自己的企业成本倒涨了,2025年4月又搞了个145%的“对等关税”,结果没俩月就扛不住了,跟中国达成协议暂停执行,后来连24%的税率都延期了,说白了就是打不赢就认怂。 这种“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德行,虽然不地道,但至少说明他的反华是看利益下菜碟,不是一条道走到黑。 特朗普的眼里没有什么“政治正确”,只有“美国优先”的利益,他第一任期也搞科技打压,但跟拜登的“精准围堵”不一样,更像是乱拳出击,打了十几张牌,贸易战、科技战、司法战都试了一遍,可没打出什么效果,反而让中国在不少领域更强大了。 到了第二任期,他虽然说要加大打压力度,但实际没把中国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一门心思要“重塑美国”,又是想把加拿大变成“第51州”,又是要抢格陵兰的稀土,主要精力都放在搞北美“根据地”上了。 这种重心的偏移,反而给中美关系留了点喘息的空间,至少不会像拜登那样把所有资源都用来反华。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爱听好话、吃“捧杀”这一套,这其实是沟通的突破口。 金灿荣教授就说过,特朗普总给中国“戴高帽”,说中国是伟大的国家,要一起解决世界问题,虽然这是想把责任推给中国,但至少说明他愿意跟中国对话,愿意摆姿态。 不像拜登,明明在日内瓦跟中国达成了合作共识,转头就翻脸搞制裁,连点表面功夫都懒得做。 跟特朗普打交道,哪怕是说几句好听的,只要能让他觉得有利益可图,他就可能在政策上松口子,这种“见钱眼开、爱听好话”的特点,反而比拜登那种“油盐不进”的顽固政客好对付多了。 从实际效果看,特朗普执政时中美合作的底子还在。虽然他加了关税,但中美贸易的韧性没断,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机器设备、电气产品这些关键商品,规模一直没怎么变,贸易结构也挺稳定。 拜登上台后呢?表面上延续了关税政策,可暗地里搞供应链脱钩,结果中美贸易额在短暂回升后就逐年下降,美国的逆差也没减少,只是转移到了墨西哥、越南这些国家,等于白忙活一场,还把中美合作的盘子搅乱了。 这说明特朗普的“利益至上”好歹还认市场规律,拜登的“政治优先”只会把两国关系往死胡同里推。 所以说,单从维护中美和平合作来讲,特朗普执政确实比拜登强太多,这不是说特朗普多好,而是拜登实在太糟了,两害相权取其轻罢了。

0 阅读:81

猜你喜欢

漫聊小知识

漫聊小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