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德媒刊文声称,中国当下面临两个道路选择。其一是,收复台湾。其二是,

漫聊小知识 2025-11-27 17:44:34

11月24日,德媒刊文声称,中国当下面临两个道路选择。其一是,收复台湾。其二是,进一步进行内部改革。德媒声称,如果中国将这一阶段性的战略平衡误读为有能力在台湾问题上通过强势手段与日本及其盟友“正面碰撞”,则可能重蹈晚清甲午战争的覆辙——因战略冒进暴露其脆弱,最终吞下深远代价。 德媒这篇文章说得太离谱了,完全是没搞懂中国的情况就在那指手画脚,还拿甲午战争说事儿,真是让人没法接受。 首先得把话说透,台湾根本不是什么“和日本及其盟友碰撞”的问题,这是咱们中国家里的事儿,从老祖宗那辈起就是咱们的地盘,国际上白纸黑字都写着呢。 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就明明白白说台湾得还给中国,日本投降的时候也签了字认了账,后来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更是明确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连联合国文件里都直接写着“台湾,中国的省”,这还有啥可争的? 德媒故意把内政问题扯成国际冲突,要么是不懂历史法理,要么就是故意装糊涂。 再说所谓的“两个道路选择”,这纯粹是把事儿给搅浑了,咱们啥时候说过要在收复台湾和内部改革之间二选一了?这些年咱们一边把家里的日子过好,一边牢牢守着自己的地盘,两件事做得都挺好。 就说这几年的改革,经济总量都快到140万亿元了,人均收入也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老百姓的养老金、医保都有保障,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率都在95%以上,养老机构的护理床位也越来越多,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 与此同时,咱们对台湾的立场从来没松过,一方面严厉打击“台独”分子的分裂行径,一方面又给台湾同胞送实惠,比如让台胞在大陆看病能报销、上学有优惠,这些都是为了两岸能早日团圆。 这两件事根本不冲突,就像家里过日子,既要把屋子收拾好、日子过红火,也得看好自家的门,不能让外人把家里的东西拿走,这是最基本的道理。 德媒还拿甲午战争说事儿,这简直是拿过去的老黄历说现在的事儿,太可笑了。晚清那会是什么样子?朝廷腐败透顶,海军衙门看着像那么回事,其实根本没人真管海防,北洋水师的船再先进,各派系互相拆台,打起来的时候南洋水师眼睁睁看着不帮忙。 那时候全国一盘散沙,老百姓对朝廷根本没信心,4亿人连个像样的军队都组织不起来。 现在咱们能一样吗?咱们的国防预算虽然有1.78万亿元,但占GDP比重才1.3%,都是合理投入,福建舰航母能出海,055大驱能护航,东风导弹能看家,军队里都是职业化的军人,指挥统一、装备过硬,跟晚清那支松松垮垮的军队完全是两码事。 经济上更不用说了,晚清连400公里铁路都没有,现在咱们高铁都4.5万公里了,清洁能源装机量全球第一,科技上量子计算机、人造太阳都搞出来了,这些硬实力是晚清想都不敢想的,怎么可能重蹈覆辙? 德媒还提什么产能过剩、老龄化这些问题,这些咱们承认,谁家过日子没点难处?但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能通过改革慢慢解决。 比如现在咱们在搞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能源、人工智能这些新产业,就是为了化解产能问题;养老床位不够就建,医保报销范围就扩大,这些年不都是这么一步步过来的吗? 可解决这些问题和守着台湾有啥关系?难道因为家里有事儿要办,就得把自家的房间让给别人?哪有这个道理? 再说了,正是因为咱们改革搞得好,实力越来越强,才有底气守住台湾。要是像晚清那样只顾着内部糟烂,不管外面的事儿,早就被人欺负到头上了,这才是真正的历史教训。 还有日本,德媒把日本扯进来更是居心不良。日本当年靠着《马关条约》抢走台湾,现在又想掺和进来,忘了自己是二战战败国了? 当年中日建交的时候,日本可是签了《中日联合声明》,承诺遵守一个中国原则的,现在出尔反尔,根本就是不讲信义。 咱们现在对日本的挑衅寸步不让,钓鱼岛常态化巡航,面对他们的无理抗议该反驳就反驳,这和晚清那种任人宰割的样子能比吗? 世界上183个国家都和咱们建交,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这就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不是日本和个别国家想改就能改的。 说到底,德媒这篇文章就是没安好心,要么是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要么就是故意帮着外部势力给咱们施压。 他们根本不懂,维护国家统一本来就是改革发展的保障,要是连自家地盘都守不住,改革成果再多也可能被人抢走。 咱们中国人现在团结得很,从抗疫的时候就能看出来,全国一条心,没有办不成的事。 现在咱们既有实力把家里的日子过好,更有底气守住自己的每一寸土地,甲午战争那种屈辱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了。台湾迟早要回家,改革也会一直推进,这两件事咱们都能办好,轮不到外人来指手画脚。

0 阅读:0
漫聊小知识

漫聊小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