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与腑之间的关系】脏与腑相表里,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如果

爱健康1977 2023-06-23 23:05:00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相表里,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

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如果心经有热,热会下移小肠,出现小便发黄,量少,尿道涩痛等。

肝与胆互为表里:胆汁来源于肝,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会导致胆汁正常排泄。比如黄疸、胁痛、口苦、眩晕等。

脾与胃互为表里: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主升,胃主降。脾运化,胃收纳。胃为水谷之海,主消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主运化。二者燥湿相济,升降协调,胃纳脾化,互相为用,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传输。

肺与大肠互为表里:肺气肃降,则大肠气机得以通畅,以发挥传导功能。相反,大肠保持传导通畅,肺气才能清肃下降。若肺失肃降,则大肠传导阻滞,易出现便秘。相反,大肠传导阻滞,也会引起肺失肃降,出现气短咳喘。

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肾为水脏,胱为水腑,共同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肾阳蒸化,使浊液下渗到膀胱,膀肮又借肾阳排泄小便。

心包与三焦互为表里:临床上热病中的湿热合邪,稽留三焦,出现胸闷身重,尿少便塘,表示病在气分。如果未能制止其发展,温热病邪,便由气分入营分,由三焦内陷心包,而出现昏迷、谵语等症。#忆果缘1971##医学科普##健康养生#

0 阅读:70
爱健康1977

爱健康1977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