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果然精明:访美回国后,他迅速与多个友国联系,却偏不找中国。上个周末,普京和特

猫贪余温 2025-08-19 16:51:26

普京果然精明:访美回国后,他迅速与多个友国联系,却偏不找中国。上个周末,普京和特朗普二人的见面让全球都将目光聚集了过来。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这次二人的谈话仅仅用了三个小时就结束了,按理说,美俄领导人四年多来首次面对面会谈,怎么也该有个像样的成果,但特朗普在会后采访中却含糊其辞,只说取得了 “巨大进展”,普京则更低调,仅称会晤 “非常有用”。 不过,普京回国后的动作却一点不含糊。8 月 17 日当天,他就接连拨通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的电话,详细通报了阿拉斯加会谈的细节。 这些国家都是俄罗斯的传统盟友,白俄罗斯在军事上与俄罗斯几乎 “穿一条裤子”,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则是中亚能源合作的关键伙伴。普京这通操作,摆明了是要稳住后院,确保独联体国家在乌克兰问题上与俄罗斯保持一致。 紧接着,普京又把电话打到了土耳其和匈牙利。土耳其作为俄罗斯在中东的重要合作伙伴,不仅购买俄罗斯的 S-400 防空系统,还在叙利亚问题上与俄罗斯有深度合作。 而匈牙利作为欧盟内少数反对对俄强硬制裁的国家,一直是俄罗斯在欧洲的 “突破口”。普京选择这两个国家通气,显然是想构建一条横跨欧亚的支持链,削弱西方对俄罗斯的孤立。 但让人意外的是,在这波密集的外交行动中,中国的名字始终没有出现。要知道,中俄关系一直被外界视为 “全天候战略协作伙伴”,但此次普京却一反常态,回国后愣是没给中国打一个电话。这种反差,让不少人开始猜测:中俄关系是不是出问题了? 其实,普京的 “选择性忽略” 背后藏着更深的考量。其一,美俄此次会谈的核心是乌克兰领土问题,俄方罕见松口同意放弃部分占领区域,甚至承诺从苏梅、哈尔科夫撤军。 这种 “割地换和平” 的方案,与中国一贯坚持的 “尊重国家主权” 原则相悖。普京心里清楚,若主动向中国通报细节,等于把中国架在火上烤 —— 支持则违背自身立场,反对又可能影响中俄关系。 其二,普京在为后续斡旋留空间。当前俄乌和谈尚未定型,美方催着签 “永久和平协议”,俄方却还在观望战场形势。 一旦谈判卡壳,普京很可能需要中国以中立身份介入调停。要是现在把细节全说透,反而会限制中国的斡旋空间。正如俄媒分析的那样,保持 “不知情” 状态,中国反而能以更客观的立场提出解决方案。 其三,中俄 “结伴不结盟” 的关系本质决定了无需强制同步。普京通报的国家各有特殊利益关联,比如白俄是盟友、哈乌是集安组织成员国,而中俄是平等互利的伙伴,双方更注重实质合作而非形式上的 “第一时间通报”。更何况,普京在会晤前已经与中国进行过沟通,提前说明了会谈的大致方向。 更值得玩味的是,特朗普在会晤后释放了一个微妙信号:暂时不会对中国和印度等国的能源进口加征额外关税。 这对俄罗斯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中国是其最大的原油买家,能源出口是俄罗斯经济的命脉。普京若在此时高调与中国互动,很可能刺激美国翻脸,让刚有点起色的俄美关系再生变数。 当然,普京的 “不联系” 并非冷落中国。从战略层面看,中俄关系早已超越了 “电话外交” 的范畴。 就在今年 6 月,两国还举行了峰会,签署了多项能源合作协议,中国对俄投资同比增长 37%。这种深度绑定,让普京有足够的自信暂时 “冷落” 中国,毕竟中俄合作的根基远非几次电话就能撼动。 反观欧洲,面对美俄的 “私下交易”,早已慌了神。欧盟内部文档直言 “各国被焦虑裹住”,一方面担心乌克兰割地后俄罗斯得寸进尺,另一方面又怕普京 “让步变卦”。 让欧洲尴尬的是,特朗普在会晤后直接绕过欧盟,单独约见泽连斯基,把想同行的冯德莱恩晾在一边。这种 “美国说了算” 的态度,让欧洲在俄乌和谈中的话语权进一步被削弱。 而印度、巴西等全球南方国家,正成为普京新的外交突破口。8 月 19 日消息显示,普京在回国 72 小时内,已与印度、巴西、南非等八国领导人通话,构建起横跨三大洲的支持联盟。 莫迪在社交平台亲切称呼 “我的朋友普京”,卢拉则强调通话对 “乌克兰和平之友小组” 的意义。这种布局,显然是想在战后秩序重构中抢占先机。 只能说,普京这步棋走得相当老辣。他既通过联系盟友稳住了基本盘,又通过冷落中国避免了战略被动,同时还为未来的外交博弈留足了弹性空间。

0 阅读:91

猜你喜欢

猫贪余温

猫贪余温

关注我,关注娱乐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