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算是想通了,这次把话说的很明白! 印度外长苏杰生在会见中表示:“两国关系经历

猫贪余温 2025-08-19 19:34:05

印度算是想通了,这次把话说的很明白! 印度外长苏杰生在会见中表示:“两国关系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现在正寻求向前发展。这需要双方采取坦诚和建设性的态度。 在这一努力中,我们必须遵循‘三个相互’原则——相互尊重、相互体谅和共同利益。分歧绝不能发展成为争端、竞争和冲突……” 过去几年,中印边境对峙、加勒万河谷冲突等事件让两国关系陷入冰点。但从去年 10 月习近平主席与莫迪总理在喀山会晤开始,双方高层互动突然密集起来。 先是今年 3 月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 33 次会议,接着 7 月苏杰生访华,如今王毅又专程赴印举行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 24 次会晤。 这种频率在两国关系史上都少见,尤其是莫迪即将在 8 月 31 日访华出席上合峰会,更被外界视为关系回暖的标志性事件。 苏杰生这次讲话有个细节值得玩味 —— 他特别强调 “分歧不应发展为争端、竞争不应升级为冲突”。这和他去年 1 月在孟买演讲时提到的 “相互尊重、相互敏感、互惠互利” 形成微妙差异。措辞变化背后,是印度对中印实力对比的重新认知。 随着中国在半导体、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印度突然发现,继续在边境问题上僵持不仅无法获得战略收益,反而可能错失参与 “全球南方” 合作的机遇。 更关键的是,印度的外交算盘正在被现实打破。原本以为抱紧美国大腿就能制衡中国,没想到特朗普政府突然对印度钢铁和铝制品加征 25% 关税,还威胁将关税提高到 50%。 这种 “美国优先” 的打法让印度措手不及,被迫重新评估 “向东看” 政策。据《印度快报》披露,印度正在考虑放宽中国企业在可再生能源、消费品等领域的投资限制,试图通过经济合作对冲美国压力。 这种转变在多边场合同样明显。在 7 月的上海合作组织国防部长会议上,印度国防部长辛格罕见提出要寻求中印边界争端的 “永久解决方案”。 而就在王毅访印期间,印度媒体高调报道双方可能讨论在边境地区建立新的信任措施,甚至暗示可能减少驻军规模。这些动作看似突然,实则是印度在中美博弈夹缝中求生存的必然选择。 不过,印度的小心思也没逃过外界眼睛。清华大学研究员钱峰指出,印度此时释放缓和信号,既有中美博弈加剧的外部压力,也有莫迪政府寻求连任的内部考量。 毕竟在 2024 年印度大选中,莫迪领导的人民党需要稳定的周边环境来推动国内经济改革。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市场和技术对印度制造业升级至关重要。 最有意思的是,印度这次学聪明了。在苏杰生强调 “共同利益” 的同时,印度智库 “转型国家研究所” 突然建议政府重新考虑加入 RCEP。 这个曾被莫迪政府视为 “洪水猛兽” 的自贸协定,如今被印度视为融入亚洲供应链的关键。这种 180 度大转弯,恰恰暴露了印度在战略自主与现实利益间的纠结。 当然,中印关系回暖不代表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边境争端、贸易逆差、国际话语权竞争仍是横亘在两国之间的鸿沟。

0 阅读:46

猜你喜欢

猫贪余温

猫贪余温

关注我,关注娱乐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