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贝森特曝了条猛料,他曾在七国集团会议上直接质问各国领导人,是否愿对东大征

月鹿简科 2025-08-19 17:20:43

美国财长贝森特曝了条猛料,他曾在七国集团会议上直接质问各国领导人,是否愿对东大征收200%的二级关税,其中的一个问题,直接引发了全场的低头沉默。

【信源】包藏祸心询问G7“对华加税200%”意愿,美财长碰了钉子,2025-08-14 13:31·观察者网

一场本该彰显西方团结的财经会议,最终却让美国财长贝森特碰了一鼻子灰。2025年8月13日,他在一次公开采访中,罕见地带上了几分恼怒,几乎是在向媒体“抱怨”自己的欧洲盟友。

他毫不客气地要求欧洲“要么行动,要么闭嘴”,甚至一连三次强硬表示,欧洲“必须”配合美国的次级制裁。能让一位大国财长如此失态地公开逼宫,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内部冲突?又隐藏着何种足以动摇G7根基的风暴?

这股怒气,源头得追溯到几个月前那场气氛诡异的G7闭门峰会。正是在那场会上,上演了一出日后被媒体戏称为“集体低头看鞋”的场面。

为了拉拢盟友共同向东方大国施压,贝森特在会上突然抛出一个尖锐问题:“在座的各位,是否都愿意对东大征收200%的二级关税?”他本以为会迎来一呼百应,谁知等来的却是一屋子死寂。

会议室里没有赞成,没有反对,更没有讨论。在场的各国领导人像收到了统一指令,不约而同地低下头,目光齐刷刷落在了自己的鞋上。这并非一次简单的外交尴尬,而是一场无声的、针对美国单边主义的集体抗议。

这片诡异的沉默,当然不是因为胆怯,而是各国领导人心中飞速盘算的利弊。首先,经济账就怎么都算不通。数据显示,东方大国早已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高达7858亿美元,其商品占据欧洲工业品进口的六成以上。

从德国的汽车,到法国的奢侈品,再到荷兰的光刻机,欧洲经济的几根支柱,其市场和供应链都与东方大国深度捆绑。对华加征200%关税,无异于亲手掐断自家核心产业的输血管,这根本就是一场经济自杀。

更何况,信任这笔账也早就亏空了。就在美国要求盟友为自己的战略冲锋陷阵时,它自己的关税大刀也正毫不留情地砍向盟友——不仅对欧盟的钢铝产品加征着15%的关税,还强迫欧洲签下了一份7500亿美元的能源采购大单。

别人的刀都快架到自己脖子上了,谁还愿意替他去挡枪?这种矛盾早已不是秘密,今年的G7峰会甚至破天荒地未能发表联合公报,德国与日本的财长更是公开抱怨,美国的关税政策正在压垮本国企业。

而牌局的另一边,极力催促欧洲下注的美国,自己也坐立难安。贝森特之所以如此急切地想把欧洲拉下水,恰恰暴露了美国的底气不足。

它既想用天价关税威慑对手,又清楚自己无法单独承受那毁灭性的反噬。毕竟,此前仅对华加征145%的关税,美国国内市场就已经叫苦连天。因此,让欧洲盟友来分摊伤害、充当“冤大头”,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然而,其政策的分裂感却让盟友们直摇头。就在贝森特逼迫欧洲对华亮出獠牙的前一天,中美双方才刚刚宣布暂停相互加征24%的关税,重回10%的基准线。

一边在谈判桌上务实降温,一边又在盟友圈里煽风点火,这套左右互搏的操作,别说欧洲看不懂,恐怕连美国自己都快精神分裂了。

在这场风暴的中心,东方大国的反应却出奇地平静。其商务部早就把道理讲透:关税战里没有赢家,胁迫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这份从容的底气,源于它手中握着一张真正的王牌——全球独一份的、覆盖了所有工业门类的完整产业链。

这是任何关税壁垒都无法轻易替代的核心竞争力。面对外部压力,东方大国没有陷入无休止的口水战,而是选择了一系列务实的“软性突围”。

它一边通过扩建新疆储油基地,将商业原油储备提升至90天的安全线,稳固能源生命线;另一边,欧盟贸易委员已在悄悄筹备访华,商讨能源领域的深度合作。

欧洲也正在用行动表明,世界并非只有一条路可走。

0 阅读:6

猜你喜欢

月鹿简科

月鹿简科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