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万万没想到 俄罗斯突然宣布了 8月16日,普京和特朗普开完会后宣布,俄罗斯真心希望俄乌战争早点结束,普京说,俄美关系之前差到极点,现在是时候修复了。 (参考资料:2025-08-16 极目新闻——特朗普和普京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普京:俄罗斯真诚地希望俄乌结束冲突) 8月15日,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一场备受关注的美俄峰会拉开帷幕,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晤,表面上透露出积极信号,实则暗藏复杂博弈。 这场在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军事基地举行的对话,并非寻求最终解决方案,它更像一次精心设计的战略试探,旨在界定双方的底线。 本次峰会的真正意义,在于其过程本身,它揭示了在公开姿态、私下交易和地缘象征三个维度上,大国间博弈的新规则与新范式。 峰会对外呈现的形象,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政治展示,双方致力于营造一种积极融洽的氛围,向世界传递关系缓和的信号。 特朗普公开表示,双方取得了“巨大进展”,遗留问题很少,普京也认为,他与特朗普建立了“良好直接联系”,然而,特朗普也承认,有一个“重要问题”未达成协议,这暗示了公开的乐观姿态背后,隐藏着无法调和的矛盾。 普京同时指出,美俄关系已跌至冷战后最低点,尽管如此,他仍强调俄罗斯“真诚希望”俄乌冲突结束。 会晤现场的仪式感也极为强烈,特朗普在红毯迎接普京,两侧停放着美军F-22隐形战斗机,合影平台标有“阿拉斯加2025”字样,普京还受邀乘坐美国总统专车,这些细节强化了“历史性会晤”的印象。 普京同意乌克兰安全须得到保障,这与特朗普的观点一致,但“安全”的具体形式并未明确定义,为后续谈判留下巨大空间。 峰会幕后,真实的较量远比公开声明复杂,双方对乌克兰的核心利益进行了拆分,并以此作为复杂的交易条件。 美国特使威特科夫在8月17日表态,俄方表现出比以往更多的让步,他认为应以此为基础,争取和平,但这种让步并非无条件,俄方要求解决冲突的“根本原因”,涉及乌克兰的国家地位和北约东扩问题。 俄方提出要求乌克兰从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撤军,这是莫斯科将乌东争议地区控制权作为停火的核心先决条件,作为交换,若要求满足,俄方可冻结在赫尔松和扎波罗热的军事部署,这本质上是将乌克兰领土分割为不同的筹码。 俄方还曾提议,或许愿就归还苏梅州和哈尔科夫州部分地区进行谈判,这被视为用价值极低的筹码试探对方,乌克兰官员对此提议未予认真看待,因为俄军在这些地区的控制微乎其微,这反映了双方筹码的不对等性。 知情人士透露,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不会同意交出顿涅茨克,但他不排除讨论领土问题,显示出谈判的艰巨,会谈形式从原计划的一对一,实际变为三对三会谈,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参与。 美方国务卿鲁比奥也加入其中,小范围会谈超过两个半小时,预计总时长达6至7小时,谈判团队的扩大,表明进入了专业利益交换阶段。 会晤地点阿拉斯加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战略沟通,它独特的历史和地理属性,为峰会赋予了深层象征意义。 阿拉斯加曾是俄罗斯领土,于1867年出售给美国,在此地会晤,带有一种微妙的历史叙事,俄方指出,两国是近邻,飞越白令海峡即可抵达,选择阿拉斯加符合逻辑,阿拉斯加州长迈克·邓利维称其为“战略十字路口”。 他强调阿拉斯加连接北美与亚欧大陆,以及北极与太平洋,两国最近处仅4公里,这地理位置象征着一个便于接触的“中间地带”。 普京总统自2015年9月后首次踏上美国领土,此次在阿拉斯加而非华盛顿会晤,避免了正式国事访问的繁文缛节。 这标志着一种非传统、更具灵活性的高层沟通模式的开启,它为未来大国关系定下基调,即在可控对抗下进行试探性接触。 综观阿拉斯加峰会,它并非一次解决所有问题的会议,相反,它更是一次界定问题、试探底线的战略性对话。 双方通过公开的乐观姿态和私下的强硬施压,成功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战略试探,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崔洪建认为,这体现了双方对彼此的试探。 尽管具体的和平协议依然遥远,但此次峰会确立了未来谈判的框架,任何关于乌克兰的和平,都将是一次极其复杂的利益交换。 这涉及对其安全地位的重新定义,以及对领土主权的痛苦妥协,这场在北极圈附近上演的大国外交,为全球展示了在深度不信任背景下进行高风险沟通的一种可能路径。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大国博弈永无止境,阿拉斯加的冰冷土地上,一次新的对话模式正在悄然浮现,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美俄会晤接连爆出猛料,普京指着拉夫罗夫说了一句话,现场鸦雀无声!美俄在阿拉斯加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