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2月5日,血战长沙的李玉堂被枪杀于台北碧潭刑场。临死前,蒋介石亲自在判

虎虎聊娱乐 2025-09-03 17:32:33

1951年2月5日,血战长沙的李玉堂被枪杀于台北碧潭刑场。临死前,蒋介石亲自在判决书上批了一个“耻”字,而李玉堂同样高呼:一生为国,如此下场,心有不甘! 1899年3月18日,李玉堂出生在大王镇大王桥村一个地主家庭,兄弟姐妹七人,他排老三。从小家里条件还行,让他有机会上私塾,七岁就学经史,十五岁进广饶县第二区振华高等小学,1915年考上山东省公立工业专门学校。那时候正值五四运动风起云涌,李玉堂也没闲着,带着同学上街游行,抵制日货,喊口号唤醒民众。这段经历让他早早有了民族意识。 1921年夏天,22岁的李玉堂觉得光读书不行,得为国家出力,就投了军。可军营里腐败横行,让他大失所望,半年后就退出了。但他没灰心,三年后1924年,通过考试进了黄埔军校第一期。那儿是国民党军官的摇篮,李玉堂学得认真,毕业后从基层干起,参加东征,凭着战绩一步步升到旅长、师长。黄埔一期里山东有“三李”——李仙洲、李延年和他,都成了国民党中将。 抗日战争打响后,李玉堂的日子更忙了。1937年,他带队去淞沪战场,部队沿江布防,阻击日军。1938年升第八军军长,1939年在江西武宁棺材山一线打阻击战,那仗打得硬,他的部队得了“泰山军”的名号。1940年5月,第八军和第十军合并,他当第十军军长,管三个师:第三师、第一百九十师、预备第十师。部队来源杂,他调整军官,稳住军心。 长沙会战是李玉堂最出彩的地方。从1941年起,他带第十军参加了三次长沙保卫战。第一次会战,日军从北面来,第十军守长沙城郊,靠岳麓山炮火支持,击退日寇。第二次会战,他调整阵地,利用地形重创敌军。第三次会战前,他因为内部矛盾被免职,但蒋介石电话叫他回去,说长沙交给他了。李玉堂接手后,部队打得顽强,有一次预备第十师剩几十人,还守住了阵地,等来援军。这些仗共歼灭日军好几万,他的第十军叫“铁军”,1942年1月24日,他得了青天白日勋章。这在抗日史上是经典案例,为民族抗战出了大力。 抗战胜利了,李玉堂当了第十绥靖区司令官,驻山东兖州。可好景不长,1949年国民党败局定,1950年4月,他被派到海南岛,当所谓的“海南防卫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第三十二军军长。海南海岸长,地形复杂,他布置防线,准备守岛。4月16日,人民解放军渡海作战,李玉堂的部队在滩头阻击,但解放军突破防线。4月19日,他的第二五二师在增援时被围歼,损失惨重。到4月25日,第三十二军在万宁被重创,残部撤往台湾。李玉堂带少数人乘船逃走。 撤到台湾后,李玉堂的麻烦来了。国民党当局怀疑他有起义打算,因为在海南时,他通过副官李刚和大陆联系,谈和平条件,但战事打断联络。他的妻子陈伯兰和内兄陈石清也牵连在内。1950年秋,特务抓了李刚,用刑审问,挖出细节。蒋介石看了报告,在判决书上批“耻”字,下令秘密处决。1951年2月5日农历除夕,李玉堂夫妇在台北碧潭刑场被枪杀。李玉堂临死喊出一生为国,如此下场,心有不甘。这事当局封锁消息,他的子女后来受监控,好多年才缓过来。 李玉堂的一生,跟那个乱世绑在一起。从黄埔起步,到抗日立功,再到海南败退,最后落得悲惨下场。他在长沙会战里的贡献,是中华民族抗击侵略的宝贵财富。可在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中,他没把握住大势,没能及时起义,酿成遗憾。1983年,大陆追认他为革命烈士,肯定他的抗日功绩。这告诉我们,军人得看清历史潮流,为国家统一和人民利益站对位置。 回顾李玉堂的事迹,得说旧中国军阀混战,国民党腐败,让多少爱国将领寒心。抗日时他歼灭日寇六万多,保卫家园,可国民党退台后,蒋介石猜忌心重,宁杀错不放过,导致人才凋零。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李玉堂的遭遇,正说明国民党当局的孤立和高压政策,早晚不得人心。我们今天和平发展,得感谢先辈的牺牲。 李玉堂喊的那句不甘,戳中多少人心窝。时代变了,但历史教训得记牢。军人忠诚于国家民族,才是正道。像他这样黄埔出身的,本该在统一大业中发挥作用,可惜错过时机。海南战役后,如果联络没断,或许结局不同。但历史没如果,只能从中吸取经验,推动两岸和平统一。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虎虎聊娱乐

虎虎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