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某设计师不知93阅兵,甲方老板震惊质问,依旧冷淡:没听说过   我们活在一个

元洲啊娱乐 2025-09-06 18:41:35

南京某设计师不知93阅兵,甲方老板震惊质问,依旧冷淡:没听说过   我们活在一个手机恨不得长在手上的时代,各种信息劈头盖脸地砸过来,躲都躲不掉,可就在南京,今年9月1日,发生了一件让人跌破眼镜的事,起因是一份再普通不过的广告合作项目。   甲方公司计划在两天后,也就是9月3日,组织一场挺有意义的活动。   这一天,是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老板想借着公司的大屏幕和空调,邀请员工和周围的市民一块儿观看阅兵仪式。   这事儿既能弘扬一下主旋律,又能搞搞团建,本该是个简单又愉快的活儿。   于是,一份Word文档发到了设计公司的对接群里,这种项目,说白了,就是做点现场布置和视觉设计,没什么复杂的。   可负责的设计师看到文件名后,连文档都懒得点开,直接在群里问了一句:“大阅兵是什么?是你们公司的誓师大会吗?”   甲方老板当场就懵了,第一反应是对方看错了文件,她耐着性子解释,说这是国家层面的大事,希望设计师能放下手头别的工作,优先处理一下。   她还补充说,文案只是个草稿,细节需要设计师来完善和美化,谁能想到,这番解释非但没解决问题,反而点燃了更大的火药桶。   设计师的回应简直让人匪夷所思,他非但没有表现出丝毫歉意,反而理直气壮地追问:“什么是大阅兵?没人告诉我有这种活动啊。”   紧接着,他抛出了那句经典的辩词:“我平时不看手机,也不关注这些事。”这种态度,彻底让甲方老板的耐心消耗殆尽。   老板的怒火,根本不是因为设计师不知道某件事,谁都有知识盲区,这不丢人。   让她无法接受的是,一个号称在南京工作多年的资深专业人士,在面对客户明确指令时,展现出的却是极致的敷衍和冷漠。   连文件内容都不确认,仅凭标题就做出判断并用近乎挑衅的语气反问,这在哪行哪业都属于不合格的职业行为。   事情到这里还没完,在老板表达了强烈不满后,这位设计师依旧没有反思,反而在群里为自己辩解,态度冷淡得仿佛在说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   他的同事还试图打圆场,说他“每天对着电脑,没时间看手机”,这种解释无异于火上浇油,更坐实了他们对工作缺乏基本敬畏心的印象。   客户的愤怒已经从对工作态度的质疑,上升到了被冒犯的感觉,一个设计师,面对错误不去纠正,面对客户不懂配合,面对公共信息毫无知觉,这已经不是称职与否的问题了,这是对合作关系本身的践踏。   尽管已经到了撕破脸的边缘,甲方老板最初还是尝试沟通,希望能挽回局面。   但设计师始终没有展现出任何职业自觉,双方的信任彻底崩盘,老板在内部明确表示,不想再和这个人有任何工作对接,甚至开始考虑终止与这家广告公司的合作。   现实却很骨感,双方的合同还在有效期内,虽然广告公司同意换人,但阅兵活动迫在眉睫,新人根本来不及交接。   无奈之下,老板只能让别的下属硬着头皮继续跟这位设计师对接,但心里已经打定主意,合同一到期,立刻拜拜。   这件事传开后,网友几乎一边倒地支持老板的决定,认为这样的合作方不值得再续约。   甚至有人怀疑,设计师是不是故意装傻,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甲方的不满,但无论真实动机如何,他对客户信任造成的伤害已是既成事实。   服务行业的公司在面对投诉时,第一时间应该是解决问题,而不是为员工找借口。   这起小小的职场风波,其实也戳中了一个更大的话题,一个人当然可以选择不看新闻,不刷社交媒体,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但对于设计师、媒体人这类需要对社会热点保持敏感的职业来说,与社会脱节就是一种职业风险,设计本身就是内容与传播的艺术,对公共信息的把握是基本功。   “九三大阅兵”作为纪念抗战胜利的国家级仪式,在2015年、2020年都曾通过各种渠道广泛传播,早已是国民性的集体记忆。   在工作场合,“我不知道”从来不该是推卸责任的挡箭牌,一个真正的职业人,第一反应应该是马上去查明、去了解、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用傲慢对抗客户的信任。   当然,也有声音认为,信息爆炸的时代,个人因工作压力、生活习惯等原因与主流话题脱节,或许可以理解。   但这并不能成为在专业领域内,对明确需求敷衍了事的理由,这场南京的职场冲突,最终映照出的,不仅仅是个人信息茧房的问题,更是职业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深刻缺失。   信息来源:V小V 2025-09-05 拒绝以暴制暴 不要利用大家的爱国热情,施网暴之实!到此结束!

0 阅读:212
元洲啊娱乐

元洲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