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9.3阅兵后,BBC称“美军在文化上领先中国”   英国著名的舆论战武器BB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09-07 11:46:41

看完9.3阅兵后,BBC称“美军在文化上领先中国”   英国著名的舆论战武器BBC在中国“9.3阅兵”结束后发文称,虽然中国展示出的武器装备在技术上正在快速赶超美国,但美军“仍然具有优势”。因为美军奉行“自下而上的文化”,这让他们在战斗中更灵活,而中国的指挥体系是“自上而下”的,在“收到上级命令前不会动一根手指”。     这话听着好像有点道理,可仔细琢磨琢磨,全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压根没搞懂中国军队到底是咋回事。   先说说中国军队的指挥体系吧,确实讲究集中统一,但这不是瞎搞的,是根据咱们国家的情况和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的。   就拿 2015 年那次军改来说,改完之后形成了军委、战区、部队三级作战指挥体系,还把全国分成了五个战区。   这么做的好处很明显,以前各军种可能有点各自为战,现在就像把散开的手指头攥成了拳头,遇到事儿的时候,一个战区里的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能拧成一股劲。   比如南边那片海域,有时候会有一些外部势力来晃悠,战区就能直接调海军的船、空军的飞机,还有火箭军的装备,形成一个立体的防护网,这种配合要是放在以前,根本没这么顺畅。   BBC 说中国军队 “没命令就不动一根手指”,这纯粹是老眼光看新事物了。现在打仗早不是以前那种靠人喊马叫的时代了,讲究的是 “体系作战”,得各个部分配合好才行。   这些年中国军队一直在推进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就是要打破各军种之间的信息壁垒。   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后勤保障可能是陆军管陆军的,海军管海军的,有时候会出现这边物资多了用不完,那边却急着要的情况。   现在改成联勤保障旅之后,能根据战场上的实际情况,灵活调配物资、医疗队伍和运输力量。   就像 2025 年阅兵训练的时候,用北斗卫星定位来调整装备编队,最后受阅装备的位置误差能精确到厘米级,这背后要是没有智能化的指挥控制系统,根本做不到。 要是真像 BBC 说的那样呆板,能把这么多装备协调得这么好吗?现在的中国军队更像一个乐队,指挥得有统一的节奏,但每个乐手也得有自己的发挥,不是说完全跟着指挥棒机械地动。   再说说美军的 “自下而上” 文化,确实,他们在战术层面有时候挺灵活的。   比如海军陆战队搞的 “分布式作战”,让前线部队能根据战场变化自己做决定,在打击恐怖分子这种小规模冲突里,确实挺管用。   但这种模式也不是没毛病,一旦遇到大规模战争,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还记得 2003 年伊拉克战争吗?当时美军地面部队推进得太快,后勤补给没跟上,前线士兵居然出现了有弹药但没水喝的情况,这就是太依赖前线自己决策,后面协调没跟上的结果。   而且最近这些年,美军在联合演习里也经常出问题,比如各军种的信息系统不兼容,这边传过去的信息,那边半天接收不到,或者收到了也看不懂,这不也影响效率吗?   其实 BBC 最大的问题,就是把指挥体系的 “形式” 和 “实际效果” 弄混了。中国的指挥体系看起来层级多,但现在有了信息化技术,决策时间大大缩短了。   就说火箭军吧,以前发射一枚导弹,得一层一层往上报批,等手续办完,说不定机会就错过了。现在有了指挥信息系统,从发现目标到完成打击,几分钟就能搞定。   而美军虽然前线部队有自主权,但在战略层面协调起来特别费劲。   比如他们搞的 “联合网络作战架构”,本来是想把各军种的网络战力量整合到一起,结果因为各军种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技术标准也不统一,推进得特别慢,到现在也没完全弄好。   现在打仗比的是整个体系的实力,不是看指挥体系是 “自上而下” 还是 “自下而上”。   中国在珠海航展上展示的 “忠诚僚机” 系统,那些无人机既能自己判断情况作战,又能听从有人机的指挥,这就是集中和灵活结合得很好的例子。   再看美军的 F-35 战机,单机性能确实厉害,但它的供应链太复杂了,全世界好多地方都在生产零部件,有时候一个小零件出问题,整个战机都没法正常维护,成本还特别高,这难道不也是一种 “僵化” 吗?   说到底,每个国家的军事体系都得适合自己的情况,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中国的指挥体系是为了应对咱们国家面临的安全问题,比如维护领土完整、应对外部干涉,这种时候集中指挥能保证大家劲往一处使,不会乱了阵脚。而美军的体系更适合他们在全球各地搞干预。   BBC 的报道看着好像挺客观,其实就是用西方的标准来套中国的情况,还是冷战时期的老思维。   真正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中国军队这些年一直在用技术创新和制度改革,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强军路,不是说照着别人的样子抄作业。所以 BBC 那番话,听听也就算了,别真当回事。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念薇评娱乐八卦

念薇评娱乐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