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对中国电子实验室机构出手了!9月9日开始,美国FCC撤销许可,将禁止信通院等10家中国实验室测试美国电子产品,说翻脸就翻脸,连个像样的理由都没给。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一场毫无征兆的风暴,在全球电子产业链中骤然刮起,9月9号,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发布了一纸通知,宣布撤销多家中国实验室的检测认证许可。 要知道,所有带有无线功能的电子产品想进入美国市场,都得先通过FCC认证,才能贴上那个看似普通却至关重要的“FCC ID”标签。 这下好比餐馆开业少了卫生许可证,哪怕菜品再精致,也别想堂而皇之摆上餐桌。 被踢出局的实验室里,不乏重量级选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作为国家级权威检测机构,服务过全球数百家大型企业。 重庆信息通信研究院、上海计量测试研究院、赛西广州实验室等,也都是业界熟悉的名字,甚至像莱茵、威凯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在国际市场上早已声名在外。 它们本来是全球电子产品快速、安全进入美国市场的重要通道,如今却被打上了不良实验室的标签。 至于不良的证据?FCC语焉不详,只甩下一句模棱两可的“有问题”,听上去更像是情绪化的判断。 如果说表面理由是国家安全,那背后的逻辑就值得玩味了! 过去这些实验室效率高、收费低,很多企业愿意选择中国检测渠道来节省时间与成本,现在FCC突然挥刀,显然不只是担心安全,而是希望把检测业务拦回国内,扶持美国本土实验室。 更令人无奈的是,FCC一边否认中国实验室的合法性,一边又开口说在某些情况下,非认可的实验室也能凑合用。 这样的双重标准,怎么看都透着一股“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味道。 这场突袭让不少企业措手不及,对许多中小厂商来说,时间就是订单,延误意味着市场机会被别人抢走,而美国和欧洲的实验室根本无法一下子消化这么庞大的检测需求,积压、等待、延期,成了新常态。 可以说FCC的这步棋看似封锁了中国,实则让全球产业链都进退维谷。 有网友调侃,那中国也可以不承认美国的所有认证,美国所有的产品必须经过中国认证才能进入中国市场,比如美国的大豆,想进中国必须一粒一粒认证。 面对不确定性,中国正积极与欧盟、东盟等地区展开认证互认的合作,试图建立独立的检测网络,这种做法一旦成熟,美国市场的吸引力势必下降。 长期来看,美国固守霸凌策略,不仅限制了中国企业的渠道,也可能逐渐把自己排除在全球技术合作的核心圈之外。 科技的发展本该是一场全球合奏,各国实验室各有专长,携手才能让创新成果更快惠及大众,可惜在这场博弈中,合作被粗暴地切断,取而代之的是封锁和怀疑。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订单已清零!特朗普亲自出面也没用,美国认清现实,中国无可替代特朗普把美国最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