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绝对想不到——身家千亿的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如今依然坚持每周雷打不动做一件事:

悠然话史 2025-09-15 21:27:48

你绝对想不到——身家千亿的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如今依然坚持每周雷打不动做一件事:拎着水果零食,溜达着去隔壁别墅……找嫂子吃饭! 2025年比亚迪全球经销商大会结束后,王传福没有参加庆功宴,而是让司机把车停在深圳某别墅区门口,自己拎着一兜刚买的安徽特产,步行走向隔壁别墅。 门开时,嫂子张菊秀正擦着手笑:“就知道你今天来,炖了腊味合蒸,还是你爱吃的老味道。” 饭桌上,两人聊起的不是公司市值、海外订单,而是老家的庄稼长势、邻里近况——这份与财富无关的家常,是王传福坚持了二十多年的习惯,也藏着他人生最珍贵的“创业底色”。   王传福办公室里除了比亚迪的技术专利证书,还摆着一个褪色的布包,里面装着半副银手镯的残片。这是1983年他考上高中时,嫂子张菊秀卖掉结婚嫁妆后,特意留下的一小块银片。 “当时家里连买盐的钱都紧,嫂子却没跟我提过卖嫁妆的事,还是后来邻居跟我说的。”王传福后来在一次采访中提到这个布包,语气里满是感慨。   1966年,王传福出生在安徽无为的农村,父亲是木匠,母亲操持家务,一家几口挤在土坯房里。13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家里的顶梁柱倒了; 两年后,母亲也因过度劳累离世。一夜之间,15岁的王传福成了孤儿,是刚过门半年的嫂子张菊秀,当着全家的面说:“传福还小,书不能停,以后我来管他。”   那时的张菊秀才21岁,自己还没完全适应农家生活,却要扛起照顾全家的担子:白天下地种庄稼、喂猪,晚上缝补衣服、纳鞋底,还要监督王传福的功课。 有次王传福想辍学帮家里干活,嫂子连夜找他谈话,把油灯拨亮了说:“我和你哥再苦再累,也得让你读书。你要是现在放弃,这辈子就只能困在农村里,这不是你想要的吧?”   1987年,王传福考上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全家却犯了难——学费和路费加起来要两百多块,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 张菊秀没犹豫,第二天一早就揣着口袋里仅有的几十块钱,挨家挨户去借钱。 她低着头,一家借五块、十块,跑了二十多个村子,脚上磨起了水泡,终于凑够了费用。临走前,嫂子还把自己织的毛衣塞给王传福:“深圳冷,穿上暖和,别不舍得穿。”   大学毕业后,王传福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成了人人羡慕的“技术人才”。 但1995年,他却突然提出要辞职创业,专注电池研发。 这个决定让很多人不解,连哥哥王传方都劝他“别冒风险”,可张菊秀却支持他:“你脑子活、懂技术,想做就去做,家里有我们呢,就算失败了,回来还有口饭吃。”   创业初期,比亚迪的厂房是租来的旧仓库,设备是二手的,订单更是少得可怜。 有次公司连工资都快发不出来,王传福急得满嘴燎泡,嫂子听说后,把家里攒的五千块钱寄了过来,还附了张纸条:“别着急,慢慢来,我和你哥相信你。” 就是这五千块钱,帮比亚迪熬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后来比亚迪逐渐壮大,从电池领域扩展到汽车行业,再到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巨头,王传福始终没忘记哥嫂的恩情。 他在深圳给哥嫂买了宽敞的别墅,安排专人照顾他们的生活;把哥哥王传方请到公司担任后勤负责人,让他参与公司管理;嫂子每次生病,他都会亲自联系最好的医生,哪怕在国外出差,也会每天打电话询问病情。   2020年,张菊秀突发心脏病住院,王传福推掉了所有海外行程,在医院守了三天三夜。病友们后来才知道,这个穿着朴素、跑前跑后的“家属”,竟是身家千亿的企业家。 王传福却说:“当年嫂子为了我,连嫁妆都卖了,现在她生病了,我守着是应该的。”   如今,王传福依然保持着每周去嫂子家吃饭的习惯,每次去都会拎着嫂子爱吃的水果和点心,像小时候那样跟嫂子唠家常。嫂子也从不像外人那样称呼他“王总”,还是一口一个“传福”,偶尔还会念叨他“别太拼,注意身体,钱是赚不完的”。 而比亚迪在发展过程中,也始终带着这份“感恩”——设立“寒门学子资助计划”,每年资助上千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产品定价坚持亲民路线,让普通家庭也能买得起优质的新能源汽车。   2025年的今天,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稳居全球前列,王传福的身家也早已突破千亿。但在他心里,最珍贵的不是财富和荣誉,而是嫂子当年的那句“我来管你”,是哥嫂在他最艰难时的支持。 他常说:“没有嫂子,就没有我的今天,也没有比亚迪的今天。这份恩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 主要信源:(重庆商报——击鼓传福)

0 阅读:372
悠然话史

悠然话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