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上海,一女子打网约车,见女司机肩膀上蹲着一只野生动物狐獴,女子心有些害怕,仗着胆坐在后排。谁知,没一会,狐獴跳就到后排座位,将她的双手和右脚咬伤。女子赶紧喊停车,可司机跟没听见似的,不停车。随后,女子又被多处咬伤,甚至有的地方骨头都露出来了。女子即害怕又委屈,直接哭了出来。 司机怒怼:你别哭了,咋不咬死你!下车后,女子报了警。可没想到,司机录完口供就人间蒸发,联系不上了。无奈之下,女子只能找网约车平台讨要说法,可平台的处理结果让女子更加气愤。 2025年9月,宋女士的左手食指还缠着厚厚的纱布,针孔状的伤口在拆线后仍清晰可见——这是30多处咬伤里最严重的一处,深可见骨。 每当想起那天网约车车厢里的场景,她仍会浑身发抖: 野生狐獴的尖牙刺穿皮肉的疼痛、司机冷漠的嘲讽、事后失联的逃避,还有平台轻飘飘的“退车费”处理,让这趟本应平常的回家路,成了她难以磨灭的噩梦。 事情的起因,藏在宋女士打开网约车车门的那一瞬间。 9月4日傍晚6点半,刚下班的她在公司楼下叫了辆车,拉开车门时,一股陌生的腥味扑面而来,紧接着,她看到女司机肩膀上蹲着一只半大的狐獴。 棕黄色的皮毛油亮,爪子紧紧抓着司机的衣领,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尾巴还在不安地摆动。 “师傅,这动物……会不会咬人啊?”宋女士下意识往后退了半步,语气里满是顾虑。司机却头也没回,一边发动车子一边说:“放心吧,我养了好久了,特别乖,不伤人。” 当时天色已暗,宋女士想着家离得不远,又不想再等下一辆车,便咬咬牙坐进了后排,全程紧绷着身体,不敢跟狐獴有任何眼神接触。 可这份“小心翼翼”没能换来安全。车辆行驶到高架桥上时,狐獴突然从司机肩膀上跳下来,“嗖”地一下窜到后排,对着宋女士的右手手背就是一口。 钻心的疼痛让她瞬间尖叫起来,鲜血顺着指缝往下流,滴在座椅套上。“停车!快停车!它咬人了!”宋女士一边挥手驱赶狐獴,一边拼命拍打车窗。 但司机像是没听见一样,继续踩着油门往前开,甚至通过后视镜瞪了她一眼:“别喊了!你越动它越凶!” 话音刚落,狐獴又扑了上来,这次直接咬住了宋女士的左手食指,爪子还在她的右腿上抓出好几道血痕。 宋女士疼得眼泪直流,只能用随身的包挡住身体,哭喊声在封闭的车厢里回荡。可司机不仅不制止,反而不耐烦地怼了一句:“你别哭了!吵死了,咋没把你咬死!” 直到车辆下了高架,在一个路口等红灯时,宋女士才抓住机会,不顾伤口疼痛,猛地推开车门冲了出去。 她站在路边,看着自己血肉模糊的双手和右腿,强忍着剧痛拨打了110,也第一时间联系了网约车平台投诉。 警方赶到后,先将宋女士送往医院处理伤口。 医生检查后说,她全身共有32处咬伤和抓伤,左手食指的伤口最深,已经露出骨头,需要缝合;更麻烦的是,狐獴属于野生动物,无法确定是否携带狂犬病毒,必须分5次接种狂犬疫苗,整个疗程要持续一个月,后续还要定期复查。 而涉事司机在派出所录完口供后,说要“回家拿宠物的检疫证明”,从此就没了踪影——电话不接、微信不回,连平台都联系不上她。 无奈之下,宋女士只能再次找网约车平台要说法。可平台的回应让她彻底寒了心: 客服先是说“已暂停司机的接单资格”,接着又表示“会退还本次行程的车费”,至于医疗费用赔偿、协助追查司机下落等关键问题,客服始终以“正在走内部流程”“需要等待上级审批”为由拖延,既没有给出具体的处理时间,也不肯提供司机的身份信息。 “我被咬得这么严重,光狂犬疫苗就要花好几千,后续还要请假复查,司机跑了,平台就只退我20多块的车费?这也太不负责任了!”宋女士又气又委屈,只能把自己的经历发到社交平台上,希望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帖子发出后,很快引发了网友热议。 有网友愤怒地说:“司机明知道野生宠物有攻击性,还带到车上,出事后又失联,这就是故意伤人!” 如今,宋女士还在按时接种狂犬疫苗,左手食指的伤口虽然已经缝合,但稍微用力就会疼。 她在律师的帮助下,收集了医院的诊断证明、警方的出警记录、平台的投诉截图等证据,准备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而网约车平台在舆论压力下,才联系她说“愿意垫付5000元医疗费用”,但对于后续的赔偿和司机追责,依旧没有明确答复。 这场看似“意外”的咬伤事件,其实藏着太多本可避免的问题: 司机漠视乘客安全,私自携带野生宠物上车;平台监管不到位,对司机的行为缺乏有效约束;事后双方的逃避和推诿,更让受害者的维权之路难上加难。 宋女士的遭遇,也给所有乘客和网约车平台提了个醒:出行安全从来不是小事,任何对“危险”的纵容,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信息来源: 环球网丨《上海一女乘客坐顺风车被狐獴咬伤数十处!车主账号已封停,警方介入》
9月上海,一女子打网约车,见女司机肩膀上蹲着一只野生动物狐獴,女子心有些害怕,仗
悠然话史
2025-09-15 21:27:48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