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马德里的谈判会议室里,中美经贸团队的最新磋商透露出清晰信号:谈判桌上的议程设置权正在发生变化。美国财长贝森特,已经公开抱怨,中方提出了“非常激进的要求”。 这场围绕经贸议题的对话,早已不是单一方向的诉求传递,而是基于平等原则的诉求回应。 TikTok 的运营问题始终是双方关注的焦点。此前关于其股权与数据安全的争议,在马德里会谈中迎来突破性进展。 中方明确传递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立场,反对将科技产品政治化的做法。 最终双方达成基本框架共识,确定通过用户数据委托运营、算法知识产权授权等方式解决分歧,中方依法审批相关技术出口事宜,美方则承诺提供公平营商环境。 这一结果背后,是对企业自主运营权利的尊重,也是对市场规律的回归。 关税问题的进展同样显现出对话的务实性。 美方曾在 2025 年 4 月连续发布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多轮关税,税率最高升至 125%,中方随即采取反制措施。 日内瓦会谈后,双方达成共识,美方取消 91% 的加征关税,暂停 24% 的 “对等关税” 90 天,中方也相应调整反制措施。 这些调整让双边贸易成本大幅降低,为两国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带来实际利好,也让全球供应链稳定性得到增强。 技术领域的沟通在争议中推进。 中方将美方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纳入贸易平衡计算,指出解除 EUV 光刻机、高端芯片设计软件等限制后,中国每年可增加超 200 亿美元集成电路进口。 同时中方宣布设立 200 亿元中美科技合作基金,支持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领域联合研发,并修订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 美方则调整管控策略,允许 14-28nm 成熟制程设备在核查后出口,双方同意重启中美科技论坛,为技术交流搭建平台。 这场持续的对话催生了更多合作可能。 气候议题上,中美启动清洁能源供应链伙伴关系,中国承诺增加光伏组件出口,美国开放储能电池市场,还联合设立 10 亿美元基金攻关绿色技术。 产业政策领域,双方同意参与 WTO 产业补贴规则谈判,建立争议预警机制。 贸易平衡方面,联合工作组的设立让数据交换常态化,为后续协商提供依据。 从马德里到日内瓦,多轮磋商形成的共识不断累积。这些进展背后,是双方对经贸关系互利本质的认同,也是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的实践。 建立定期磋商机制,在具体议题上相向而行,既回应了各自关切,也为全球经济注入稳定性。这种基于相互尊重的互动,正在为大国经贸合作探索更可持续的路径。
正当中美贸易谈判双方总负责人在西班牙马德里会谈时,日本的媒体发表了一篇文章:特朗
【11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