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报道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警告称,如果北约国家试图就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一事征收关税,中国将采取“果断反制措施”。 特朗普政府近期明确提出,要求七国集团及北约成员国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关税,矛头直指中国和印度,且宣称在欧洲响应前不会推进新的对俄制裁。这一提议很快引发连锁反应。 9 月 15 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了这一议题。 他指出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正当合法,美方的要求属于单边霸凌和经济胁迫,严重破坏国际经贸规则,还会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林剑强调,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上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从危机爆发起就坚持劝和促谈,同时明确表示若正当权益受损,必将坚决反制,维护自身主权与发展利益。 同日,商务部也作出回应,希望美方谨言慎行,相关方面能共同维护世界贸易秩序。 欧洲的态度成为事件的关键转折点。多名欧洲国家官员向媒体透露,讨论过对中俄等国实施 “二级制裁”,但考虑到与中印的贸易关系,普遍感到不安。 欧洲与俄罗斯在冲突前的贸易额远高于美俄,此前已因局势付出高昂代价,若再因关税与中印产生经贸裂痕,后果难以承受。这种顾虑让欧洲各国对美方要求保持观望,并未轻易采纳。 西方媒体对美方举动给出了更深层的解读。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提出的条件本身就超出欧洲承受范围,属于故意设定欧洲会拒绝的门槛。这种安排能为其提供 “洗手不干” 的借口,既展现了对俄施压的姿态,又可避免推行新制裁可能带来的国内国际压力。 此前的 3 月,特朗普就曾提及对俄石油买家征收 25% 至 50% 关税的可能性,此次敦促欧洲参与,延续了类似的施压策略。 俄方也对此类制裁声音作出回应。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过往大量对俄制裁毫无效果,无法迫使俄方改变立场。 俄外长拉夫罗夫则提到,西方曾预测俄经济崩溃,但事实恰恰相反,美国的新制裁更可能影响自身相关领域,且其可用的有力工具已不多。 事件发展中,合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商务部在回应中提到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分歧。这种对对话的诉求,与俄方倾向通过政治外交手段实现目标的立场形成呼应。全球能源贸易的稳定,离不开各方基于规则的互动,而非胁迫施压。 从华盛顿的提议到欧洲的犹豫,再到中方的明确表态,这场石油贸易风波折射出全球经贸格局的复杂性。 各方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在探寻平衡与合作的可能。随着更多国家呼吁坚持多边贸易规则,对话协商正成为化解分歧的主流方向,为全球能源与经贸稳定注入积极信号。
外媒报道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警告称,如果北约国家试图就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一事
文人学社
2025-09-16 10:53:45
0
阅读: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