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十几天的时间,美国对华出口生意基本被别国瓜分了。中国已经不买美国的液化天然气

湖锦行 2025-09-18 12:19:46

短短十几天的时间,美国对华出口生意基本被别国瓜分了。中国已经不买美国的液化天然气了,改为从中东购买。此前,中国也不要美国的大豆和玉米了,改为巴西和阿根廷购买。就连以前很受欢迎的美国牛肉,现在也放弃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走进国内超市,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曾经常见的“美国产”标签正悄悄变样,卡塔尔的液化天然气、巴西的大豆、阿根廷的玉米、澳大利亚的牛肉,渐渐占据了原本属于美国商品的位置。 短短数月间,美国在华四大出口品类的市场份额被快速瓜分,不少美国企业陷入订单停滞的困境,这并非偶然,而是市场规律与贸易环境变化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 今年2月,中国对美国液化天然气加征关税后,国内企业近两个月未向美国下达新订单,这是五年来首次出现这样的断档。 美国能源巨头切尼尔能源原本计划投资120亿美元的新项目,如今只能暂时搁置。 卡塔尔凭借长期稳定的供应合同,占据了中国LNG进口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澳大利亚的份额也接近三成,两国运输船持续往返于中东海域与中国港口。 究其原因,并非中国刻意“放弃”美国,而是美国LNG受欧洲高需求吸引,优先将货物运往欧洲,导致对华供应的成本与稳定性双降,中国企业自然转向了更具性价比的供应商。 过去常年占据中国市场的美国大豆,如今面临库存高企的压力,中国已连续三个月未给美国大豆下新单,库存规模达近五年峰值。 而巴西大豆趁机崛起,今年对华出口占比接近七成,每斤价格比美国大豆低两毛,且船期更稳、运输周期更短,从成本与效率角度看,成为中国买家的首选顺理成章。 美国大豆协会坦言,中国市场占美国大豆出口量的六成,如此大规模的订单流失,短期内难以找到其他市场填补。 玉米贸易的流向也在同步转变。此前美国玉米在华饲料加工领域有一定份额,但关税叠加运输成本上升后,其价格优势消失。 阿根廷与巴西凭借更低的运输成本,迅速将玉米输送至中国,如今国内多数饲料厂的玉米原料已换成南美产地。 美国玉米对华出口占比持续缩水,部分农场主只能依赖政府补贴维持运营。就连曾经受欢迎的美国牛肉,也在华遇冷。 今年3月中旬后,美国对华牛肉出口量近乎归零,核心问题是不少美国牛肉加工企业的对华出口资格到期未续,中国买家为避免通关风险暂停采购。 巴西、阿根廷牛肉迅速填补空缺,占据上海进口牛肉市场六成份额。 澳大利亚牛肉则借助自贸协定的关税优势,成为牛排店与高端超市的首选,前四个月谷饲牛肉对华出口量同比增长三成六。 这说明中国只是将订单从美国转向了其他国家,市场供应并未减少,只是产地标签发生了变化。 这场份额流失,本质是市场对“性价比”与“稳定性”的选择,任何将贸易政治化、用贸易作为筹码的行为,最终都会被市场抛弃。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0 阅读:1

猜你喜欢

湖锦行

湖锦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