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不和俄罗斯联手,一起对付中国?说白了,不是美国不想,而是不能。美国和俄

湖锦行 2025-09-18 12:19:46

为什么美国不和俄罗斯联手,一起对付中国?说白了,不是美国不想,而是不能。美国和俄罗斯没法联手对付中国,这事儿不是不想,是真做不到。就像两个人有世仇,就算现在都看第三个人不顺眼,也没法真刀真枪一起上。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在大国博弈的棋局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似乎是常识,然而放在美国与俄罗斯身上,这条法则却屡屡失效。 很多人疑惑,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从未停歇,为何不拉拢俄罗斯联手?其实答案藏在“意愿”与“能力”的鸿沟里。 不是美国不想,而是两国之间的历史包袱、利益冲突与现实羁绊,早已织就了一张解不开的网,让联手对付中国从一开始就成了不可能的事。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曾抱有融入西方的期待,甚至主动提出与北约建立合作关系,可美国的回应却是带着北约一轮接一轮东扩。 从1999年吸纳波兰、匈牙利等国,到2004年将波罗的海三国纳入版图,北约的防线一步步逼近俄罗斯家门口,相当于在俄罗斯的“安全后院”砌了一道墙。 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美国又牵头对俄罗斯实施全方位制裁,从能源、金融到科技,几乎切断了俄罗斯与西方的诸多联系。 对俄罗斯而言,美国从未真正将其视为“伙伴”,而是始终当作“潜在威胁”;而美国眼里,俄罗斯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其欧洲霸权的挑战。 这种从冷战延续至今的不信任,不是一句“联手”就能抹平的,就像两个曾剑拔弩张的对手,即便暂时有共同关注点,也会下意识提防对方“背后捅刀”,根本谈不上真正的合作。 美国要的是全球霸权,想让俄罗斯充当“牵制中国的马前卒”,却不愿付出任何实质性代价。 俄罗斯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是解除西方制裁、打开能源出口市场、巩固欧亚大陆的战略缓冲区。 可这些,美国根本给不了:美国自身是全球主要能源出口国,常年施压欧洲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怎么可能帮俄罗斯开拓市场? 俄罗斯与中国的能源合作(比如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每年能带来数百亿美元收入,这是美国画再多“大饼”也替代不了的实际利益。 更关键的是,美国要求合作必然附带条件,比如让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放弃与中国的军事合作,这等于让俄罗斯牺牲自己的战略自主。 对俄罗斯来说,与其跟美国做“亏本买卖”,不如和中国保持“平等互利”的合作。 中国从不附加政治条件,还能提供俄罗斯需要的基建技术、轻工业产品,这种“实打实”的互补,远比美国的“口头承诺”靠谱。 美国国内的政治氛围,更是给联手之路加了一道“紧箍咒”。如今的美国两党,在医保、经济政策等议题上吵得不可开交,却在“反俄”这件事上达成了罕见共识。 更何况,中俄之间“背靠背”的战略伙伴关系,早已成了美俄联手的“拦路虎”。 这些年,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持续深化,在联合国安理会等国际场合互相支持,在军事演习、科技交流等领域也不断拓展。 对俄罗斯来说,中国是“不结盟的盟友”,能在对抗西方制裁时提供关键支撑;对中国而言,俄罗斯是重要的能源供应国和战略协作伙伴。 说到底,大国之间的合作从不是“一句话的事”,需要信任作基础、利益作纽带、环境作支撑。 美俄之间,既没有信任的根基,也没有对等的利益交换,更没有合适的国内政治环境,再加上中俄合作的坚实存在,联手对付中国自然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也印证了一个道理:国际关系里,“想做”不等于“能做”,忽视历史包袱和现实利益的算计,再完美的战略构想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湖锦行

湖锦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