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和穷像一对孪生兄弟,常常相伴相生。但若非要分出高下,懒往往比穷更令人揪心。穷或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2025-09-24 11:48:51

懒和穷像一对孪生兄弟,常常相伴相生。但若非要分出高下,懒往往比穷更令人揪心。穷或许只是暂时的困境,懒却可能成为一生的枷锁。 我老家村里有对兄弟的故事最能说明问题。哥哥每天天不亮就下地,种完粮食还去县里学修车手艺。弟弟总说“等明天再说”,地里的草长得比庄稼还高。三年后哥哥在镇上开了修理铺,弟弟连买化肥的钱都要借。 穷可以通过勤劳改变。张桂梅校长创办的女子高中,那些大山里的女孩们用凌晨五点的读书声换来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她们用行动证明,贫穷只是起点而非终点。 懒会让人失去改变的动力。邻居王叔下岗后整天打麻将,社区给他介绍保安工作,他嫌“站岗丢人”。如今十年过去,他依然靠着低保度日。 这个道理在国家发展上也看得明白。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一穷二白,但靠着亿万民众的勤劳双手,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勤劳能创造奇迹。 相反看看有些资源丰富的国家,因为过度依赖自然资源,民众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最终陷入“资源诅咒”。这正印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 当然我们也要辩证看待。有些人的“懒”其实是身心疲惫的表现。互联网公司那些996的年轻人,他们的“懒”需要的是休息和调整,而不是简单的道德批判。 更重要的是创造一个鼓励勤劳的社会环境。让勤劳者得回报,让创新者受尊重,这样的社会才能充满活力。正如那句老话:“天道酬勤”。 在脱贫攻坚战中,我们既给资金又扶志气,就是明白单纯给钱治标不治本。激发内生动力才是关键。 与其纠结于懒和穷哪个更可怕,不如行动起来。从今天开始,做一个勤劳的人,用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记住:勤劳的人永远有希望。穷懒思维 懒和穷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9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