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宋庆龄、何香凝找毛主席求情,请求放了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毛主席只提了

谈古论今朝 2025-10-04 21:45:48

1949年,宋庆龄、何香凝找毛主席求情,请求放了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毛主席只提了一个条件,谁知陈璧君却放弃了这个机会! 说起来,宋、何二位会为她求情,不是没缘由的。早年的陈璧君,确实算得上革命队伍里的“狠角色”。16岁就成了同盟会最年轻的会员,跟着孙中山闹革命时,比不少男同志都果敢。当年汪精卫要北上刺杀摄政王载沣,明摆着九死一生,是她主动拎着家产、带着武器跟过去,一路照料汪精卫的饮食起居,这份勇气在清末的女同志里着实少见。 可这份早年的热血,后来全耗在了对汪精卫的盲目追随上。汪精卫性格本就懦弱,遇事总犹豫反复,周佛海在日记里都写过“汪先生无担当,无果断,做事反复”。陈璧君偏是个霸道又执拗的性子,什么事都要替他拿主意,连陈公博都直言“汪先生没有璧君不能成事,没有璧君也不至于败事”。 抗战爆发后,汪精卫整天念叨“战必大败,和未必大乱”,私下搞起了“低调俱乐部”。武汉失守后,蒋介石喊着“抗战到底”,陈璧君却偷偷回广东打探虚实,得出“再打一年就被蒋打光了”的结论,转头就撺掇汪精卫“另寻出路”。1938年汪精卫和日方谈妥投敌条件,却迟迟不敢逃离重庆,还是陈璧君在饯行宴上厉声逼他:“梅先生明天要走了,这次你要打定主意,不可反悔!”汪精卫这才下了决心。 1946年苏州公审时,她的嚣张劲儿更是藏都藏不住。身穿蓝绸旗袍,架着金丝眼镜,面对旁听席的辱骂和拳头视若无睹。检察官列举她残害地下同志、主持特务工作等五大罪状,她直接回怼“汪先生的功过尽人皆知,不能以成败论英雄”,甚至狡辩“若日本不炸珍珠港,我们的政权就不会败”。最后被判无期徒刑,她连眼皮都没抬一下,仿佛受审的是别人。 在国民党的苏州监狱里,她更把“汪夫人”的架子端得十足。看守长直呼其名,她当场破口大骂,说“中山先生都不曾直呼我名,蒋介石都得叫我汪夫人”。临近中秋见不到子女,她直接绝食,把饭菜月饼全扔地上,闹到蒋介石都出面让监狱“尽量满足她的要求”。 1949年她被转到上海提篮桥监狱,宋庆龄、何香凝念及旧情,真就找了毛主席求情。毛主席的条件很明确:写一份简短的认罪声明,就给她特赦 。宋、何连夜写信劝她,把人民政府的宽大说得明明白白,可她看完信沉默半天,还是拒绝了。 她给宋、何回了信,字里行间全是固执:“共党要我悔过,无非是认我是汉奸。汪和我都没卖国,真正的卖国贼是蒋介石”,还说“我愿意在监狱里度余生”。这不是她第一次耍硬气,之前监狱让她写罪行材料,她就直接顶回去“我只有革命史,没罪行可写”。 其实共产党的监狱对她不算薄。知道她有高血压、心脏病,允许子女偶尔探望,她十年里住了五次医院,累计1791天,全是公家出钱治疗。管教干部怕她无聊,每天先把报纸给她看,图书馆借书也优先她。可她就是转不过那个弯,直到1959年病重临终前,才拉着管教的手说“没想到能受这样的待遇”,还给子女写信让他们“早日归国报政府之恩”。 说到底,她不是不明白自己的错,只是一辈子的傲气和对汪精卫的执念,让她到死都不肯低头。早年的革命功绩确实存在,但投敌叛国的罪行更抹不掉,这不是一句“不认罪”就能翻过去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14

猜你喜欢

谈古论今朝

谈古论今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