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有色板块的轮动行情里,历来有个鲜明特点:股价率先启动后,各类利好便会“适时

周仓与商业 2025-10-06 15:44:50

在A股有色板块的轮动行情里,历来有个鲜明特点:股价率先启动后,各类利好便会“适时而至”,成为行情持续的助推器。如今,黄金、白银、铜、钨、锡、钴及稀土等品种早已开启上涨通道,唯独铝板块走势扭扭捏捏,始终跟不上板块节奏。 深究背后原因,核心症结清晰可见:铝土矿全球储量不算稀缺,国内氧化铝产能长期处于过剩状态,再叠加房地产行业需求疲软的拖累,多重因素之下,铝在有色板块中始终难以掌握主动权,大多时候只能被动跟随板块波动,错失了不少行情窗口。 但行情的滞后不代表缺席,随着行业逻辑逐渐演变,铝板块的潜在利好正不断积累。接下来,我们不妨梳理这些关键线索,既是为行情研判提供参考,也为后续的价值挖掘补充思路: 1. 电解铝供给侧改革已进入收尾阶段,行业产能无序扩张的时代彻底落幕,供需格局从宽松转向优化。接下来数年,行业将告别此前的盈利波动期,迈入业绩稳步释放、盈利水平持续提升的“鱼身阶段”,这也是行业价值兑现的黄金周期。 ​ 2. 全球铜资源供应短缺问题日益凸显,铜价震荡上行成为大概率事件。而铝在导电、导热等性能上与铜存在替代空间,且成本优势显著,“以铝代铜、以铝节铜”的趋势将在电力、新能源等领域加速渗透,为铝需求打开新增量。 ​ 3. 传统房地产行业需求下滑对铝的拖累,正被新兴领域需求的增长逐步抵消。新能源车轻量化趋势下,车身、电池壳对铝的用量持续增加;光伏电站建设中,支架、边框等部件也离不开铝材料支撑。目前行业已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后续只要需求端出现小幅增量,就可能对铝价形成显著提振。 ​ 4. AI产业爆发催生了庞大的算力需求,而算力落地的核心前提是稳定且充足的电力供应。从行业数据来看,欧美现有电网大多已运行40-50年,老化问题突出,供电能力难以匹配算力扩张需求;更值得关注的是,英伟达最新规划中,1GW电力配套的预算高达150亿美元,高昂的电力成本让欧美新建电解铝产能变得“得不偿失”——毕竟电解铝是高耗电行业,投入产出比远低于算力产业。未来不排除欧美将现有电解铝的供电资源向算力倾斜,间接减少全球电解铝供给。 ​ 5. 电解铝生产对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持续性要求极高,无论是环保政策限制、电力资源分布不均,还是部分国家能源基础设施不完善,都导致全球范围内多份电解铝新增产能规划被迫延期,部分项目甚至大幅缩减产能规模,进一步优化全球电解铝供需格局。 ​ 6. 当前全球地缘局势动荡加剧,资源出口国纷纷意识到资源的战略价值,开始通过各类手段抢占利益高地:限制资源出口、主动抬高价格、提高出口关税等操作屡见不鲜。尽管铝土矿不算稀缺,但全球铝土矿资源高度集中于少数国家,这种资源分布的集中性,为后续价格调控或供给操纵留下了可能性,也为铝产业链上游带来潜在利好。 ​ 7. 国内对过剩产能的治理已从传统行业向更多领域延伸,此前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如今铜冶炼、氧化铝等领域的过剩产能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据行业预期,相关领域的供给侧改革规划有望加快出台,届时氧化铝产能过剩的问题将得到缓解,为铝产业链盈利修复提供支撑。 ​ 8. 从货币逻辑来看,美元脱离黄金体系后,凭借与石油的绑定维持了世界货币地位,核心逻辑正是“货在前、币在后”——纸币必须能兑换具有实际价值的资产,才能保障其信用。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而言,同样需要找到被全球认可的“锚定物”:除了中国具备绝对优势的制造业商品,“电力”或许是另一大关键选项。当前国内发电量已能充分满足本土需求,部分区域甚至出现阶段性盈余,但为何仍在大力新建电厂、电站?本质是为了向外输出具有成本优势的“中国电”,通过电力合作让更多国家形成依赖,既绑定战略协作关系,也为后续推进电价人民币结算铺路,这一布局将为高耗电的电解铝产业带来长期价值支撑。 ​ 9. 过去数十年,中国凭借丰富的资源储备和劳动力优势,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全球经济发展。如今,随着国内军事实力不断崛起、产业结构持续升级,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消费大国”转型,这一过程不仅是产业能级的提升,更意味着中国核心资产的价值将被重新定价,铝作为工业领域的基础原材料,其产业链价值也将随之重塑。 ​ 10. 电解铝生产具有鲜明的“电力属性”,每吨电解铝生产需消耗约13500度电,相当于将电力以实体资产的形式“储存”起来。结合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我们不妨大胆预测:未来电解铝有望成为“中国电”的重要储备载体,届时其属性将从单一的工业原材料,叠加金融属性——在全球法币持续贬值、资产保值需求升温的背景下,一旦金融属性落地,铝的需求或将迎来几何量级的增长,彻底打开价值空间。 回顾有色板块历史行情,电解铝往往不是最先启动的品种,行情节奏也常滞后于其他品种,但每一轮板块大行情中,铝板块都从未缺席。

0 阅读: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