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凯硕被问:难道不是中国阻挠印度进入五常?马凯硕回答:其实,现在联合国进行改革,最符合中国的利益,但是,印度不应该总选择站在中国的对立面。这两个国家刚刚建立之初,他们的关系曾经很好。 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有规矩,得改宪章,还要五常全同意、三分之二成员国赞成,比登天还难。印度自己折腾好多次了,早年拉着日本、德国搞 “四国联盟” 想捆绑入常,结果因为日本、德国是二战策源地遭人反对,联盟直接散了架。 中国其实是支持联合国改革的,毕竟现在世界力量早就变了,2000 年亚洲中产才 1.5 亿,2020 年就涨到 15 亿,再过几年要奔 30 亿去了,新兴国家该有更多话语权。 真正耽误印度的,是它总跟中国对着干,俩家尿不到一个壶里,怎么可能在改革里互相帮衬? 再说中印早年的关系,那是真不错。刚建国那阵,两国一起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总理多次访印,印度还帮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出过力。 那时候大家都是刚从殖民地里站起来,心气儿都一样,想着一起发展。可惜后来慢慢生分了,尤其是这些年,印度总爱站中国对立面,结果吃亏的全是自己。 2020 年边境冲突后,印度脑子一热封禁抖音这些中国 APP,还鼓动民众抵制中国货,想把中国企业赶出去,以为这样能保护自己产业,还能讨好美国。 可现实呢?2021 年中印贸易额反倒涨了 43%,到 2023 年突破 1362 亿美元,2025 年印度对华贸易逆差都快到 1000 亿美元了,达 992 亿美元,比 2001 年翻了 150 倍。 电子制造行业更惨,因为跟中国关系僵,直接亏了 150 亿美元,10 万人丢了工作,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不仅如此,印度对中国的依赖根本藏不住。它卖给中国的大多是矿石、燃料这些不值钱的初级产品,可从中国买的全是电机、机械这些核心设备,光电气机械就占进口的 33.5%,机械产品占 23%。没有中国的设备,印度工厂都开不了工。 反观中国,1980 年欧盟经济是中国的十倍,现在俩家差不多大,再过几十年中国得是欧盟的两倍。这么能发展的邻居,印度不学着点,反而天天较劲,太不明智了。 马凯硕说让印度学中国发展经验,这话说到点子上了。中国脱贫、基建的本事全世界公认,越南学中国搞改革开放,经济年年高速增长;埃塞俄比亚靠中国帮建的铁路和工厂,短短几年就成了非洲制造业中心。 印度最缺的就是这些,它的基建差得远,公路铁路都跟不上,要是能让中国帮着建,再学中国的制造业升级法子,经济肯定能上一个台阶。 可印度偏不,放着现成的老师不用,非要去抱美国大腿。可美国真能帮它吗?印度对美服务顺差都开始收窄了,2024 年甚至出现逆差,美国要的只是印度当对付中国的棋子,根本不会真心教它发展本事。 印度对美出口的那些宝石、药品,挣的钱还不够买美国的石油和武器,这种关系根本不牢靠。 现在正是印度的机会,因为中国还在跟美国竞争,印度还有主动权。等再过几十年,中国成了世界第一,到时候印度再想谈合作,话语权就全在别人手里了。 看看英国,当年能统治三亿印度人,现在经济被印度超过,再过几十年印度得是英国的四倍大,这就是力量变化的道理。亚洲的崛起是大趋势,中印这两个占了亚洲大半人口的国家要是老闹矛盾,只会让别人捡便宜。 马凯硕有个比喻特别好,现在世界是一艘大船,193 个国家都是乘客,哪间舱室出事都得受影响,新冠疫情、金融危机就是例子,中印要是闹僵,整条船都得晃荡。 所以说,印度别再纠结谁阻挠它入常了,先想想自己路走对了没有。要是能放下对立,跟中国好好合作,学中国的发展法子,在联合国改革里跟中国互相支持,不光经济能上去,国际地位也能提高。 要是还抱着跟中国对着干的念头,继续当美国的棋子,最后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这不是什么大道理,全是实打实的现实 。 2000 年到 2020 年亚洲中产涨十倍的好日子,是合作出来的;印度电子行业亏 150 亿的教训,是对立闹出来的。孰轻孰重,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就看印度能不能转过这个弯了。
为了印度得罪中国,要中国归还港口99年使用权,没想到看到违约金后又妥协了。10
【7评论】【18点赞】
生活就是简简单单
这不瞎说吗,美国石油是出口国,怎么会不够买石油的钱呢,军事也是出口国,美国靠卖武器装备赚了多少钱。
用户96xxx83
印度学习中国“低调”两字都够它学1000年了。
石默
印度是墙头草,再者没有是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