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致病的广泛性
古人早有“六气皆能化火”的论断,风寒湿燥皆可在特定条件下酿化为火,而暑本就是热的化身。《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竟有九条直指火热,足见其在病理变化中的关键地位。
随着时代变迁,刘河间曾敏锐指出环境与人的变化,提醒不可滥用辛温大热之剂。
自然与生活的双重转变,正加剧火热致病之势。工业化浪潮席卷下,植被锐减、污染蔓延、温室效应加剧,气候整体变暖,夏季酷热、冬季不寒,让火热之邪更易侵袭人体,成为致病主因 。
饮食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同样推波助澜。现代人偏爱油腻煎炸、肥甘厚味,脾胃运化不及,内热悄然滋生;衣被过暖、居住环境温热,再加上体力增强,内热更盛。体内蕴热之人,外邪极易入侵,即便感受寒邪,也常呈现“寒包火”之态,风寒亦迅速化热入里。正因火热致病如此广泛,在中医临床中,以清解之法驱散外邪,成为抵御疾病、调和阴阳的重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