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岛的主权归属有着清晰的历史脉络。东汉杨孚在《异物志》中记载的“涨海崎头”,

玉龙吟风梦九霄 2025-10-09 00:25:45

黄岩岛的主权归属有着清晰的历史脉络。东汉杨孚在《异物志》中记载的 “涨海崎头”,已指向包括黄岩岛在内的南海诸岛。 1279 年,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的 “四海测验”,将南海测点设于今日黄岩岛,这是中国对该岛行使管辖的早期实证。 明清时期,黄岩岛被纳入琼州府万州管辖,渔民世代在此作业,《更路簿》中留下的航海记录,成为民间经营的鲜活佐证。 1947 年,中国政府将其命名为民主礁,1983 年正式定名为黄岩岛,一系列官方行动延续着主权传承。 菲律宾对黄岩岛的主张缺乏历史根基。 其所谓 “主权依据” 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借国际海洋法相关条款的模糊之处提出诉求。 1997 年,菲律宾海军登上黄岩岛损毁中国主权标志,1999 年将淘汰军舰搁浅企图实际控制,2009 年更是通过国内法将黄岩岛划入 “领土”,这些动作均未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2013 年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南海仲裁,中国明确表示不接受、不承认,仲裁结果也未改变黄岩岛属于中国的事实。 美国因素的介入让争议持续发酵。 菲律宾多次以美菲同盟为 “底气”,在黄岩岛海域采取行动。 2024 年 10 月,菲律宾国会批准 “海洋区域法案”,将黄岩岛纳入其非法主张范围,而美国在此前后与菲律宾开展多轮联合军演,被外界解读为变相支持。 但所谓 “炸毁填海工程” 的言论,并未得到美国官方证实,且与国际法基本准则相悖,主权国家在自身领土上的合理活动,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权干涉。 中国对黄岩岛的主权维护始终保持理性克制。 2012 年 “黄岩岛事件” 后,中国实际控制该岛,同年设立三沙市,将黄岩岛纳入管辖体系。 2024 年 11 月,中国外交部发布《关于黄岩岛领海基线的声明》,并向联合国交存相关文件,以法定形式明确领土范围。 日常管控中,中国海警船在黄岩岛海域开展常态化训练与执法,2024 年 5 月公布的航拍画面与救生训练细节,展现对该海域的有效管辖。 面对菲律宾公务船的多次侵闯,中方始终依法采取跟踪监视、管控等措施,同时保留通过外交渠道沟通的空间。 黄岩岛的战略价值不容忽视。 这座环礁东西长 15 千米,南北宽 15 千米,潟湖面积达 130 平方千米,是太平洋与印度洋航线的枢纽。 周边海域蕴藏 30 余种金属元素,渔业资源丰富,礁坪上生长 28 种海藻类植物,生态与经济价值显著。 对中国而言,维护黄岩岛主权,既是守护历史传承,也是保障海洋权益与区域航道安全的必然要求。 国际社会对领土主权原则有着普遍共识。《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各国主权平等,领土完整不容侵犯。 中国在黄岩岛问题上的立场,始终基于历史事实与国际法,不寻求扩大争议,也坚决反对任何外部势力介入。 郭正亮提及的 “意义非凡”,正源于这种主权与利益的双重重要性,而中国的应对方式,展现出维护核心利益与地区和平的平衡智慧。 中国在自己的领土上是否开展建设,完全是主权范围内的事,任何威胁言论都不符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从历史到现实,从法理到行动,黄岩岛属于中国的事实清晰明确。在维护主权的同时,中国始终愿意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议,这种理性态度,正是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保障,也让那些所谓 “冲突预判” 失去了立足基础。

0 阅读:19
玉龙吟风梦九霄

玉龙吟风梦九霄

玉龙吟风梦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