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APEC峰会倒计时,韩方吹风中方将给顶格待遇,3天2夜要见特朗普,但韩国

士气沉沉 2025-10-09 10:51:14

[微风]APEC峰会倒计时,韩方吹风中方将给顶格待遇,3天2夜要见特朗普,但韩国最想要的落空 随着APEC峰会的脚步越来越近,韩国这边可是忙得不亦乐乎,各种消息满天飞。韩国总统李在明为了这次峰会,亲自上阵拍宣传片,在里面客串了一把飞机调度员,拿着光棒指挥飞机起降。韩国外交部解释说,这象征着韩国要摆脱混乱,有序地回归国际舞台。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个“调度员”的角色,恰恰是李在明当下处境最真实的写照——他想在中美这两个大国之间,调度出一条能让韩国安全飞行的航线,可这活儿,实在是太难了。 韩国现在最大的压力,毫无疑问来自特朗普。这位美国总统张口就要韩国拿出3500亿美元,说是投资,不然就要征收25%的关税。这笔钱是什么概念? 韩国整个外汇储备也就4100亿美元左右,一次性掏出这么大一笔钱,李在明自己都说了,搞不好会重演1997年金融危机的惨剧。 韩国的官员们也急了,反复强调“我们拿不出这么多现金”,正在找别的办法。所以,这次在自己家门口举办的APEC峰会,就成了李在明的一个重要机会,他希望能和特朗普当面聊聊,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妥协的方案,给这把悬在头顶的关税大刀松松绑。 光靠美国那边显然是不行的,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于是,李在明政府开始频频向中国示好。韩国外长赵显前不久专门跑了一趟北京,这在外交上是个不小的举动,因为按惯例,通常是中国外长先访韩。这次赵显主动上门,就是想递上邀请函,确保中国领导人能来参加APEC。 中方接待得很客气,王毅外长还引用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古话,意思很明白,大家和气生财,没必要搞得你死我活。 李在明在国内也下了功夫,对那些反华集会采取了强硬态度,总理金民锡直接下令要严惩,生怕这些事影响中韩关系的大局。 在韩国的努力下,消息终于传出来了,说中方答应来韩国,而且一待就是三天两夜,期间不仅要和东道主李在明会晤,还要和特朗普坐下来谈。 这消息一出,韩国媒体有些兴奋,觉得这是中方给的“顶格待遇”。但仔细一琢磨,事情似乎又没那么简单。 李在明最想要的是什么?是一场正式的“国事访问”。国事访问和出席多边峰会期间的双边会晤,那可是两码事。前者代表着最高级别的政治互信和战略认可,后者虽然重要,但更多是就事论事。 然而,不管韩国怎么沟通,中方在“国事访问”这个问题上始终没有松口。这也就是说,中方人来,会也开,但给的是“出席APEC”的名分,而不是李在明最想要的那个“国事访问”的面子。 这其中的微妙之处,值得玩味。中国当然愿意和韩国保持良好关系,毕竟中国连续21年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高达3280多亿美元,这么大的盘子,谁也不想搞砸。 中美元首前不久刚通了电话,气氛被形容为“务实、积极、建设性”,这为高层互动创造了不错的氛围。 美国那边似乎也有变化,一个跨党派的国会代表团六年来首次访华,承认以前交流太少了,现在要“打破僵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中韩美领导人能在APEC期间碰个头,本身就是一件大事。 但是,中方不给“国事访问”的待遇,也是一种清醒的定位。韩国毕竟是美国的盟友,李在明政府虽然强调“实用外交”,想在中美之间找平衡,但这个平衡能走多远,外界还在观察。 中方愿意深化经贸合作,也愿意就地区问题沟通,但在最高政治层面,显然还在留有余地。这既是对韩国外交独立性的一个考验,也是在中美大博弈棋局下,一种必然的谨慎。 李在明拿到了他需要的实质性会晤,却没得到他想要的象征性荣誉,这可以说是成功了一半,也留下了另一半的悬念。 说到底,这次APEC峰会成了韩国外交的一个缩影。李在明像个高明的杂技演员,试图在美中这两根高耸的钢丝之间走出一条路,既要满足特朗普的胃口,又要稳住中国的关系。 中国答应三天两夜的行程,给了他一个坚实的落脚点,但拒绝国事访问,又像是在提醒他,这根钢丝依然又高又险。 未来韩国这架飞机,到底能飞多稳,不仅要看李在明的调度技术,更要看中美这两片天空的风向。各位读者朋友,你们觉得李在明这次能成功走钢丝吗?韩国的“平衡外交”能持续多久?欢迎来聊聊你的看法。

0 阅读:0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