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出手了,台湾有人却在偷笑。通缉令刚下不久,台前军情局长刘德良居然说打到大陆痛点了?这话一出,岛内外瞬间哗然。到底谁在被打痛,谁在自我安慰,真相远比这句胜利感言更讽刺。 各位义父,点个关注,欢迎评论,爱你们哦。 先把时间线理清楚,这次大陆的通缉行动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在2023年就开始布局。根据公开信息,广州、厦门两地公安机关从2023年第三季度就启动了对台湾情报人员的线索排查,到2024年5月正式公布第一批涉案人员名单,前后用了近一年时间。 而刘德良是在2024年3月刚从台前军情局长岗位上退役的,他在通缉令发布后不到一周就跳出来说这话,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对劲——一个刚离开核心岗位的人,本该清楚情报系统的真实情况,却故意说反话,背后肯定有猫腻。 后来我查了台湾地区的财政预算报告,发现刘德良的小算盘其实很明显。2022到2024这三年,台湾“军情局”的年度预算一年比一年少,2024年的预算只有120亿新台币,这点钱还不够买一套完整的“爱国者”导弹系统。更要命的是,预算里分给“资通电军”的部分,从2021年的35亿降到了2024年的18亿,技术人员流失严重。 有台湾内部消息说,2023年一年,“资通电军”就有23名核心技术人员辞职,要么去了民营企业,要么干脆移民,剩下的人也大多人心惶惶。刘德良说大陆被打痛,其实是想给台湾当局施压,让他们增加情报系统的预算和编制,不然再过两年,这个系统可能真的撑不下去了。 再看大陆这边的行动,细节里全是章法。这次通缉的对象不是随便选的,主要是两类人:一类是在大陆从事网络攻击的台湾情报人员,另一类是负责心理战的“心战大队”成员。为什么选这两类? 因为这两年台湾的情报活动越来越多地靠网络渗透,比如2023年就有台湾情报人员通过伪装成学术研究者,在大陆高校收集科技信息,还试图用社交软件拉拢科研人员。而“心战大队”则经常在网络上散布虚假信息,挑拨两岸关系。大陆把这两类人作为打击重点,就是精准掐住了台湾情报活动的“七寸”。 而且执法地点选在广州和厦门也很有讲究。广州是大陆对台贸易的重要枢纽,厦门更是与台湾隔海相望的前沿城市,这两个地方不仅有大量涉台业务,还有完善的对台执法协作机制。 从2024年5月通缉令发布到现在,两地已经联动破获了6起台湾情报人员涉案案件,抓了11个人,还追回了一批被窃取的技术资料。这种精准打击的效果,比喊一百句口号都管用。 最有意思的是通缉令发布后的连锁反应。台湾岛内媒体报道说,通缉令出来没几天,就有涉案人员的家属跑到台湾“军情局”门口请愿,要求让自己的家人退出相关工作。还有“心战大队”的基层成员,偷偷给大陆的朋友发消息,问能不能通过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更夸张的是,台湾某政党的民意代表在议会质询时,直接问“军情局”局长,现在连基层人员都想跑路,这个系统还怎么运转?结果局长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这些场景,哪像是大陆被打痛的样子,分明是台湾情报系统快扛不住了。 再看看台湾民众的反应,社交平台上的评论很真实。有网友说,每年交那么多税,不是让他们搞这些没用的情报活动的,还不如把钱用在改善民生上;还有人调侃,刘德良说打到大陆痛点,怕是自己家里的电费都快交不起了。 甚至有台湾的军事博主分析,现在台湾情报系统连大陆沿海的渔船动向都很难摸清,更别说获取重要情报了,所谓的打到痛点,就是自欺欺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陆的通缉行动肯定不会就此停下。接下来很可能会公布第二批涉案人员名单,而且会把打击范围扩大到为台湾情报机构提供资金支持的企业和个人。 而台湾情报系统如果得不到足够的预算和人员补充,只会越来越弱。刘德良的那句大话,现在已经成了岛内外的笑柄,再过一段时间,等更多涉案人员落网,恐怕连他自己都不好意思再提所谓的打到大陆痛点了。 说到底,两岸关系的大势是和平统一,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任何试图破坏两岸关系的情报活动,最终都只会自食恶果。台湾某些人想靠嘴硬掩盖自身的困境,根本行不通,因为事实和民心,从来都不会站在分裂势力那边。
大陆出手了,台湾有人却在偷笑。通缉令刚下不久,台前军情局长刘德良居然说打到大陆痛
惜陈谈娱乐
2025-10-15 16:51: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