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的南碇岛,原本是个连名字都生僻的无人小岛,却因为一条“火山岩柱拍照巨出片”的短视频,被社交平台捧成顶流打卡地。结果国庆这几天,小岛直接沦陷:三艘“黑渔船”每天定点发船,30多个游客一批,船头顶着礁石“哐”一声就靠岸,大家踩着甲板跳过去,像下饺子一样涌上岛。岛上没有码头、没有步道,只有一条被踩出来的“悬崖小路”,半米宽,左边是海,右边是深渊,游客照样边爬边举手机自拍,根本没人管。 更离谱的是垃圾。记者实地看了一圈,岩石缝里全是塑料瓶、泡面袋,有的已经腐烂发臭;往里走还有个天然岩坑,直接被扔成了“垃圾天坑”,外卖盒、啤酒罐堆成小山,海风一吹,味道冲鼻。有人干脆就地生火烧烤,玄武岩被烧得黑一块白一块,专家急得直跺脚:“这是140万根玄武岩石柱组成的国家级地质遗迹,热胀冷缩一折腾,岩石会成片崩裂,破坏不可逆!” 法律层面早就画好红线——《海岛保护法》写得明明白白:未经批准的无人岛,禁止旅游、禁止采石、禁止生火,违法可罚2万到20万,造成生态损害还要负刑责。可现实是,码头指示牌就在眼前,联合执法站却空无一人;船家大大方方在短视频里打广告:“提前订,包接送,拍照圣地!”游客也心大:别人能去,我就能去。于是,垃圾留下、岩石挖走、火痕留下,真正的“生态买单者”却是不会说话的岛礁和后面要花大钱修复的公共财政。 说到底,无人岛不是“无主岛”,更不该成为法外秀场。要破局,得把“黑名单”罚到肉疼:抓一条非法包船,先扣船再罚款,把社交平台的攻略一并下架;同时给正规景区降门槛、提体验,把猎奇流量引到安全区域。否则,下回热搜就不是“垃圾天坑”,而是“游客坠崖”或者“百年地貌消失”,真到那时候,再多人点赞也换不回一座岛的命。 (来源:央视新闻)
人怎么可以尴尬成这样已经抠出几座城堡了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