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国驻欧洲司令本·霍奇斯表示,如果与俄罗斯发生直接军事对抗,北约将在冲突开始的

史鉴奇谈 2025-10-17 10:03:28

前美国驻欧洲司令本·霍奇斯表示,如果与俄罗斯发生直接军事对抗,北约将在冲突开始的最初几个小时内“摧毁加里宁格勒和塞瓦斯托波尔”。霍奇斯这种好战言论表明北约在对俄罗斯蠢蠢欲动。如果北约真敢去摧毁加里宁格勒和塞外斯托波尔,那么俄罗斯必然会对北约种蘑菇。   加里宁格勒和塞瓦斯托波尔对俄罗斯来说,可不是普通的两块地。加里宁格勒是俄罗斯在波罗的海的战略飞地,里面部署着俄军的导弹部队和海军基地,堪称俄罗斯制衡北约东扩的“桥头堡”。   塞瓦斯托波尔更不用提,它是俄罗斯黑海舰队的母港,掌控着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关键航道,对俄罗斯在西南方向的安全至关重要。   霍奇斯敢说要“摧毁”这两个地方,要么是没搞懂俄罗斯的底线,要么就是故意想挑事。俄罗斯从不是那种会任人拿捏的国家,尤其是涉及领土和核心利益的时候,普京政府早就明确过,任何对俄罗斯领土的攻击,都可能触发俄罗斯的核反击条款。   北约这些年一直在东扩,从最初的16个成员国,扩到现在的31个,一步步把军事部署推到俄罗斯家门口。   波兰、波罗的海三国这些地方,北约的坦克、战机越来越多,甚至还在搞所谓的“前沿部署”。可即便这样,北约也该清楚,俄罗斯手里握着全球最大的核武库,真把俄罗斯逼到绝境,“种蘑菇”绝对不是说说而已。   有人可能觉得霍奇斯只是在放狠话,可结合北约最近的动作来看,这话背后藏着的危险信号不容忽视。就在霍奇斯发言前后,北约在东欧搞了多场大规模军演,参演兵力动辄几万,还出动了航母、战略轰炸机这些重装备。   波兰更是直接宣布要增加军费,采购美国的F-35战机和“海马斯”火箭炮,摆出一副随时要应对冲突的样子。   可北约似乎忘了,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和塞瓦斯托波尔早就做好了防御准备。加里宁格勒部署了“伊斯坎德尔”导弹,射程能覆盖整个欧洲腹地,而且可以搭载核弹头。   塞瓦斯托波尔的黑海舰队虽然之前受了些损失,但现在也在不断补充新的舰艇和导弹,防空系统更是层层叠叠,北约想轻易“摧毁”,根本没那么容易。   退一万步说,就算北约真的铤而走险,对这两个地方动手,俄罗斯的反击绝对不会仅限于常规武器。俄罗斯的核政策里写得很清楚,当国家生存受到威胁时,会动用核武器。霍奇斯嘴里的“最初几个小时”,很可能就是北约噩梦的开始。   俄罗斯的战略核力量可不是摆设,“白杨-M”洲际导弹能打一万多公里,“北风之神”级核潜艇能在深海里潜伏数月,随时能发射潜射导弹。一旦俄罗斯决定“种蘑菇”,北约的欧洲成员国首当其冲,伦敦、巴黎、柏林这些城市,都在俄罗斯的核打击范围之内。   霍奇斯这种言论,不仅没起到“威慑”作用,反而暴露了北约内部的浮躁和短视。他们以为靠着人多、装备好,就能压过俄罗斯,却忘了俄罗斯在历史上,从来没在强敌面前低过头。二战时面对纳粹德国的钢铁洪流,俄罗斯人硬是凭着顽强的意志把敌人挡了回去;现在面对北约的围堵,俄罗斯更不可能轻易妥协。   而且北约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很多欧洲国家其实并不想和俄罗斯直接冲突,毕竟真打起来,欧洲的土地就是战场,老百姓要遭殃,经济也得垮。德国、法国这些国家,之前就对北约的激进政策有过不满,只是迫于美国的压力,才不得不跟着表态。   霍奇斯作为前美军高官,说出这种不负责任的话,要么是为了博眼球,要么就是想煽动对抗情绪。可他没考虑到,这种言论会进一步激化北约和俄罗斯的矛盾,把整个欧洲拖入危险的境地。   俄罗斯方面已经对霍奇斯的言论做出了回应,俄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任何针对俄罗斯领土的攻击,都会遭到“毁灭性反击”。这话不是吓唬人,而是俄罗斯基于自身安全利益的真实表态。   现在的局势已经够紧张了,北约要是还听不进劝,继续跟着霍奇斯这种好战分子的思路走,真的可能引发无法挽回的后果。核战争没有赢家,一旦“种蘑菇”成为现实,整个世界都会陷入灾难。   霍奇斯或许觉得北约有美国撑腰,就有恃无恐,可美国真的会为了欧洲,跟俄罗斯打一场核战争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美国在欧洲搞军事部署,更多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而不是真的想为欧洲“出头”。真到了关键时刻,美国很可能会先考虑自己的利益,把欧洲抛在一边。   所以霍奇斯的言论,本质上就是一种危险的挑衅。北约要是真敢动加里宁格勒和塞瓦斯托波尔,俄罗斯的核反击必然会到来。到时候,霍奇斯所谓的“最初几个小时”,只会成为北约和欧洲灾难的开始。   希望北约能早点清醒过来,停止这种毫无意义的挑衅,回到对话谈判的轨道上来。毕竟和平不是靠狠话换来的,真把俄罗斯逼急了,谁都别想好过。

0 阅读:0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