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夏天,17岁的韦大卫在躲避特务时,在广州看到一则国民党军校的招生广告说

理大国迷雾 2025-10-17 16:46:00

1949年夏天,17岁的韦大卫在躲避特务时,在广州看到一则国民党军校的招生广告说,说“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保送美国深造”。韦大卫连掏出仅剩的银元报名,殊不知,是上了贼船! 这个曾组织学生运动遭通缉的桂林青年不会想到,所谓的录取通知书实则是国民党溃退前抓壮丁的陷阱。 当他挤上满载3000人的"惠民轮"时,船舱汗臭与枪托碰撞声击碎了留学梦,却点燃了"老子一定要回来"的誓言。 这场始于骗局的旅程,最终成就了新中国航空史上最传奇的起义故事。 韦大卫出生于广西象州飞行员世家,三位叔叔两位殉国于抗日空战,一位死于飞行表演,为了给家族留下血脉,全家都反对他再接触航空 1946年,他在桂林中学组织"反饥饿游行"时,特务档案记载"该生演讲极具煽动力",这种领袖气质既招致追捕,也成为日后策划起义的关键能力。 1949年,当时国民党在华南强征兵员,仅广州黄埔港日均运走壮丁超五千人,所谓军校招生实为兵源枯竭的应急手段。 韦大卫的遭遇并非孤例,同期被骗青年中有原中山大学学生陈明,后者因反抗押运被投入伶仃洋,这种悲剧衬托出韦大卫幸存后反制的难得。 广告中"骑兵军官学校"纯属虚构,国民党当时连战马都严重短缺,真正意图是利用青年对现代军种的向往。 档案显示招兵中介每骗一人可得13银元,相当于普通家庭半月收入,这也骗了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青壮年。 他们在船上时,船上还分发英文教材《美军条例》,营造赴美假象,而实际航向是高雄凤山军营,那里以酷刑惩治逃兵著称。 当韦大卫在黄埔港登船时,有经验的水手偷偷示警:"你们是去当二等兵",但刺刀环绕下已无退路。 这和1927年苏联曾在招募华工时,承诺"顿顿吃肉"如出一辙,但那都是利用信息差实施人口掠夺。 随后,他被编入陆军80军当弹药兵,韦大卫发现军营自杀率月均3%,遂将逃亡计划伪装成"帮军官捞赌资"。 他利用台风天哨兵躲懒的间隙,带两人钻入甘蔗林,创下21天野外生存记录。 用竹片削成鱼叉捕鱼,收集芭蕉叶露水解渴,甚至从废弃碉堡挖出国军藏匿的罐头。 他有这么强的生存技能,也是因为他12岁时曾独乘火车流浪武汉,在那时候,他就学会了在野外求生的能力。 韦大卫没有放弃回大陆的想法,他本来想加入海军,趁着国民党反击大陆时,逃回大陆,结果考上是考上了,还在运作下分配到了“永泰号”军舰上。 可他高看国民党了,他们压根就没有返回大陆的能力。 1950年"美虹号"舰长起义失败被枪决,而1953年陶开府驾教练机成功抵闽,得知这一切的韦大卫,又打算去考航空。 他报考空军时,他借家族抗日英烈之名打动考核官,对方破例允许这个"海军逃兵"参考。 1956年1月7日,终于让他找到了机会,不枉费他一直做的准备,他一直盯着蒋纬国的专机,饥荒将其当做起义工具,用三个月摸清机械构造。 随后,他借打扫机库之机测量油箱容量,假借试飞记录仪表参数。 最惊险的是配制钥匙环节,他利用飞行社车床加工铜钥匙,却因材质软绵屡次折断,最终用银元熔铸强化才成功。 据他回忆,起飞当日他驾驶F-86战机升空时,贴着海面10米超低空飞行,利用雷达盲区躲过追踪,但突然遭遇美舰炮火,只能爬升钻云层,舰载雷达瞬间失去锁定。 当他成功返回大陆后,接受采访时说:“我不是英雄,只是一个想回家的中国人。” 这一跨越海峡的壮举,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转折,更是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历史见证。

0 阅读:7351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63

用户10xxx63

19
2025-10-17 22:30

用户10xxx25

用户10xxx25

9
2025-10-18 10:41

这个不拍电视剧,浪费呀

论语

论语

4
2025-10-18 08:59

蒋纬国的专机是F86?

猜你喜欢

理大国迷雾

理大国迷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