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波兰、挪威、芬兰、丹麦等发表联合声明称“强烈支持”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即俄罗斯与乌克兰立即停火,以当前战线作为谈判起点。 要搞懂这则声明的分量,得先看看当前俄乌战线的实际情况。从 2023 年下半年开始,双方就在顿巴斯、扎波罗热等区域陷入拉锯战,战线变动越来越小。 就拿巴赫穆特来说,之前双方为了争夺这个战略要地打了大半年,现在俄军控制城区大部分区域,乌军则在周边构筑防线,谁也没法彻底把对方赶走。 还有扎波罗热核电站周边,俄军部署了重兵把守,乌军多次尝试反击都没能突破,这种 “胶着状态” 已经持续快一年,双方的伤亡和物资消耗都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之前还喊着 “要收复所有领土”,现在却加入联合声明支持停火,背后的压力可想而知 —— 乌克兰的兵源补充越来越难,西方的武器援助也不如之前及时,再打下去,民生和经济都快撑不住了。 欧洲几个大国的态度转变更值得关注。法国和德国之前虽然一直给乌克兰提供援助,但国内的反对声音早就不小。法国去年因为能源价格上涨引发多次罢工,民众抱怨政府把钱花在国外冲突上,却不管国内的高通胀, 德国情况更棘手,依赖俄罗斯能源的工业企业大批减产,巴斯夫等巨头甚至把工厂搬到了美国,政府面临的经济压力让他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对乌政策。 这次跟着特朗普的立场走,某种程度上也是想尽快结束冲突,缓解国内的民生和经济困境。英国和意大利的想法也类似,英国脱欧后经济复苏乏力,意大利的债务问题一直没解决,都没太多精力再长期投入到俄乌冲突中。 波兰、芬兰、挪威、丹麦这几个国家的加入,则带着点地缘安全的考量。波兰和乌克兰接壤,冲突爆发后接收了大量难民,边境管理压力巨大,而且担心冲突扩散到自己境内,早就希望局势能稳定下来。 芬兰去年刚加入北约,和俄罗斯有漫长的边境线,虽然有北约保护,但也不想和俄罗斯把关系搞得太僵,停火对他们来说能减少边境摩擦风险。 挪威和丹麦作为北欧国家,主要关注能源安全,俄乌冲突导致欧洲能源价格波动,他们虽然是能源出口国,但也担心局势失控影响全球能源市场,进而冲击自己的经济。 特朗普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其实早就明确,他一直主张 “让俄乌坐下来谈判”,甚至之前就暗示过 “可以接受以当前战线作为谈判基础”。这次 9 国联名支持,等于给了他在国际上的支持声量,也让美国在俄乌问题上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 不过要注意的是,俄罗斯这边还没明确回应这则声明,之前普京多次表示 “不会在战场形势不利的情况下谈判”,现在俄军在部分战线还保持着优势,会不会接受 “以当前战线停火” 还是个未知数。 还有个细节不能忽略,这则联合声明里提到 “要为俄乌谈判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但没说具体由谁来提供保障,怎么保障。之前欧洲国家曾提议由北约出面担保,但俄罗斯对北约一直有戒心,肯定不会接受北约主导的安全保障方案。 这也意味着,就算双方同意停火,后续的谈判细节还是会有很多分歧,比如领土归属、战俘交换、能源合作等问题,都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 现在国际社会都在盯着俄乌双方的反应,乌克兰这边已经开始和美国沟通后续的谈判准备,俄罗斯则在观察欧洲国家的实际行动,看看他们会不会真的推动冲突降温。 不管怎么说,这则 9 国联合声明至少传递出一个信号: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俄乌冲突能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长期的战争对谁都没好处。接下来就看俄罗斯会不会松口,以及双方能不能在谈判桌上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平衡点。 欧洲这波服软,苦衷确实一大堆,但最惨的,还是夹在中间的乌克兰小国。2023年欧盟经济数据和难民统计都摆在那,战争的代价,最终还是砸在了最弱的那一个身上。 信源:闽南网
普京为特朗普提出结束战争的条件本周,克里姆林宫主人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
【13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