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黑心肝!”云南彝良,一男子把500斤腊肉挂墙上,2次往肉上喷敌敌畏,然后把腊肉卖了10000多元,可好景不长,男子的行为败露,抽样送检的腊肉,敌敌畏含量为0.06-1.1mg/kg,他被罚125000元,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这个判决让人很不服气。网友:这都可以判一缓二?食品安全问题太不重视了! 2024 年 11 月,云南彝良的市场监管人员刚踏进曾某(化名)的腊肉铺,一股刺鼻的化学味就呛得人皱眉 ,不是腊肉该有的熏香。 他们顺着味查看,货架上的腊肉油亮诱人,可凑近一闻,那股怪味更明显,当即决定取样送检。 没人想到,这油亮的腊肉背后藏着黑心操作。 曾某开这家腊肉铺时,一开始也是凭良心做事,选肉、腌制、晾晒都按老方法来,顾客常说 “他家腊肉吃着放心”,老老实实的做生意。 可 2024 年底天气反常,连续阴雨让空气湿热,店里晾好的几百斤腊肉开始发霉、生虫。 看着变质的腊肉,再想到下个月要交的租金和没还的贷款,曾某急得睡不着觉,竟动了用农药防虫的歪念。 他找的是农民都知道有毒的 “敌敌畏”, 有机磷农药,少量摄入就可能中毒。 曾某不是不懂危险,喷之前特意兑了水,用喷壶往腊肉上、店里墙上、地面上都喷了遍。 喷完后他自己都不敢碰那些腊肉,却还是把它们摆上货架卖。 为了盖住刺鼻味,他点了熏香、喷了空气清新剂,还开着风扇通风。 几天后,腊肉表面变得油亮,看着比之前还好。 有顾客来买,随口夸 “今天的腊肉闻着更香、更入味”,这话没让曾某醒悟,反而让他存了侥幸:“没人发现,这样能行。” 于是接着用敌敌畏处理新一批腊肉。 直到监管人员的检测结果出来,所有人都惊了:腊肉里敌敌畏含量 0.06 至 1.1 毫克每公斤,远超安全限值, 普通人只要吃几十克,就可能中毒。 案件移交法院后,曾某因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被判刑,可结果却让网友炸了锅: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罚金 12.5 万元。 评论区里全是愤怒的声音:“明知敌敌畏剧毒还往食品里加,跟投毒有啥区别?”“没吃死人就轻判? 那要等出人命才重罚吗?” 网友的担忧并非多余:曾某售出的 500 多斤毒腊肉流向不明,这些可能危害健康的食品已进入市场,潜在受害者的健康风险无人提前兜底,也正因如此,不少人提醒消费者购买腊肉时需仔细甄别。 曾某就因为这一念之差,酿成大祸。 从法律上说,法院考虑他配合调查、认罪认罚且没造成人员伤害,才给了缓刑,可从老百姓角度,食品安全就是人命关天,这样的 “轻判” 难平心头气。 曾某靠 500 斤毒腊肉赚了 1 万多,最后罚了 12.5 万,还留了案底。 这笔账怎么算都亏,可最亏的是他丢了良心 ,本来能靠好手艺好好做生意,却因一时贪念毁了前途。 此案判决虽有法理依据,但公众难以接受,在大众认知里,明知敌敌畏剧毒仍掺入食品,本质与投毒无异,司法裁决在坚守法律框架时,也需正视食品安全犯罪引发的社会恐慌,弥合条文与公众感受的差距。 这事也给所有人提了醒:食品里掺毒,不管有没有人受伤,都是在拿别人的命赌,这样的黑心钱,一分都不能赚! 对此,你还有什么看法呢? 信息来源 :大象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