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小伙把1.5万的始祖鸟套装放家门口等快递,转身就被88岁邻居婆婆当废品卖了9

春秋说史 2025-10-27 16:20:23

成都小伙把1.5万的始祖鸟套装放家门口等快递,转身就被88岁邻居婆婆当废品卖了9元。婆婆赔偿5500元被拒,却被要2.2万,结果法院只判赔800元! 王东在小区回收站接过那袋衣服时,手指刚碰到冲锋衣袖子就顿住了 , 黑色油渍渗进布料,怎么捻都搓不掉,拉链卡在中间,掰一下还发出涩响,冲锋裤裤脚磨出的毛边里还裹着灰尘。 这是他连夜找回来的始祖鸟套装,可现在的样子,让他想起买衣服时的难。 为凑齐 1.5 万元,他把合租的 10 平米单间换成 6 平米的隔断,每天午餐是 5 元的泡面,周末朋友约聚餐全推掉,就盼着天气好穿去郊外徒步。 衣服买回来没穿三次,叠得方方正正收在衣柜里,直到今年 4 月中旬,他约了快递员上门寄去保养,才临时放在玄关。 微信聊天记录还停留在 “半小时到”,王东想着下楼取个快递盒,十分钟就能回来,可等他拎着盒子上楼,玄关空荡荡的 ,两袋衣服没了。 调完单元楼监控,他盯着屏幕里的画面发愣:同栋楼的 88 岁张婆婆,拎着他的衣服袋,慢慢走向回收站。 找到张婆婆时,老人揉着眼睛说:“看门口袋子没人要,以为是旧衣服,跟纸箱一起卖了,才 9 块钱。” 张婆婆视力不好,最近在家分拣废品,没看清袋子里是崭新的户外服,只当是别人丢弃的垃圾。王东没怪老人,但看着衣服的破损样,还是提了赔偿:要 8000 元,覆盖修复费和精神损失。 可张婆婆家说只能凑 5500 元,协商没成,报警后公安认定不构成刑事案件,转成民事纠纷。 王东不服,把张婆婆、她儿媳李芳和物业告上法院,索赔涨到 22530.9 元,包含衣物钱、误工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庭审时,他拿出购物订单和监控,证明衣服是正品。 李芳提交了回收站老板的证言,说当时没见吊牌,衣服像穿过的旧款,且张婆婆不是故意的;物业则说 “按规定巡查,没法盯着每家门口”。 最终法院判张婆婆赔 800 元,法官说,老人高龄视力差,非故意误拿,且衣服没被彻底处理,再考虑她的支付能力,才作出这样的判决。 9 月 26 日,李芳通过微信转来 800 元,备注 “衣服赔偿款,抱歉”。王东收下后将冲锋衣送修,仅清洗油污就花了 400 多元,拉链修复还需等待。 其实这场纠纷里没有绝对坏人,张婆婆非故意,王东索赔合情理,法院判决也兼顾了法律与人情。 始祖鸟纠纷判决曝光后,评论区瞬间沸腾。户外圈网友直言,始祖鸟冲锋衣保养得当可穿数年,如今又脏又破,800 元连专业清洗修复费都不够,王东亏得厉害。 也有网友体谅张婆婆,认为 88 岁老人视力和认知受限,并非故意为之,800 元赔偿已合理,不该让老人动养老钱。 这事过后,王东再也没把贵重东西放门口,其实大家都该记着:贵重物品别放公共区域,临时离开要锁门。 物业得多提醒居民,家里有高龄老人的,要多照看,别让误判惹麻烦。毕竟,谁也不想经历 “1.5 万东西卖 9 元” 的糟心事儿。 对普通人来说,楼道、家门口、小区驿站旁这些公共区域,从来不是 “安全存放点”。 这些区域人流杂、监控有盲区,有人可能像张婆婆那样误认 “无主物品”,也可能有顺手牵羊的情况。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息来源:半岛晨报

0 阅读:29
春秋说史

春秋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