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和俄罗斯同时宣布 11月6号,俄乌战场上的无人机跟炸了锅似的,轰鸣声、爆炸声就没停过。俄乌两边紧跟着都晒出了战报,这场隔空打起来的无人机攻防战,比电影都刺激,你炸我的基地,我就拦你的无人机群,针尖对麦芒的劲儿,看着都让人眼晕。 最先动手的是乌克兰军队,按他们11月6号说的,11月5号凌晨天还黑着呢,乌军就玩了套“组合拳”搞突袭,先用导弹轰开道,无人机跟着侦察,特种部队再盯着目标指方向,一套操作下来,直接砸中了顿涅茨克机场旁边的俄军无人机基地。 现场火光都快冲天了,爆炸声一声接一声,更要命的是还炸出了二次爆炸,这意思就是基地里藏了不少无人机弹药或者燃料,等于被一锅端了。 别觉得顿涅茨克机场不起眼,它在俄乌战场上那可是出了名的“硬骨头”。早在2014年,两边就为抢它打得头破血流,跑道和设施早被砸烂过一回了。但它能快速运兵、运装备,谁能占着它,在战场上就多了张王牌。 俄军把无人机基地放这儿,就是想靠它掌控顿涅茨克的天空,随时盯着乌军阵地搞侦察、搞偷袭,现在基地被端了,短期内肯定影响俄军在这一带的空中控制力。 乌军这边刚喊完“赢了”,俄军的战报就来了,而且动静更吓人。俄军6号凌晨说,从5号夜里到6号大清早,他们在伏尔加格勒州拦住了一波大规模的无人机偷袭,一晚上就打下来75架乌军无人机,单在伏尔加格勒州核心区就击落了49架。 要知道伏尔加格勒州是俄罗斯本土重要的后勤枢纽,虽说离前线有点远,但要是被无人机突破了,往前线送物资的道儿可能就断了,所以俄军这波拦截算是把自家的命门看住了。 这两场仗看着是各打各的,其实全往对方疼处打。乌军挑顿涅茨克机场下手,就是冲俄军的“眼睛”和“拳头”来的,无人机既能侦察又能精准打击,端了基地等于暂时把俄军在这一带的“眼睛”给蒙住了;而俄军死守伏尔加格勒州,就是为了保住本土的后勤线,别让前线的补给断了档。两边的心思都挺明白:用最小的代价,砸对方最关键的地方。 从这些战场细节里能看出不少门道。乌军能精准摸到俄军无人机基地在哪儿,还能把导弹、无人机和特种部队凑一块儿协同打击,说明他们的情报本事和不同兵种配合得都挺默契;俄军一晚上能打下75架无人机,也不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这背后是防空雷达、近防炮还有便携式防空导弹织的立体防空网起了大作用,特别是针对小型无人机的低空拦截系统,早就被实战练得熟门熟路了。 现在的俄乌战场,无人机早不是战场上的小配角了,现在是攻防的核心主力。乌军靠中小型无人机搞“蜂群偷袭”和“精准点杀”,俄军就用“防空拦截+基地部署”的办法应对,这么一来一回的无人机较量,早就成了战场常态。 顿涅茨克的爆炸声也好,伏尔加格勒的拦截火光也罢,都只是这场持久战里的一小段。接下来,两边八成还会在无人机的数量、性能和打法上接着较劲,这空中的拉锯战,看样子还得接着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