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养出一“白眼狼”?赖掉中国4亿美金,赶走中企高管后,竟还好意思喊话:希望中企涨

烟柳画桥醉春风 2025-11-08 11:45:32

又养出一“白眼狼”?赖掉中国4亿美金,赶走中企高管后,竟还好意思喊话:希望中企涨工资,非洲这个小国到底哪来的底气? 这场戏从二十多年前就埋下了伏笔,那时候,西方石油公司嫌尼日尔风险高、赚得少,全都撤了,这个七成国土是沙漠的国家,只能干瞪眼看着地下的石油和铀矿发愁,后来中国企业接过烂摊子,花了几十亿美元修炼油厂、铺管道、建油田,让尼日尔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石油工业。 油气产业一度占到全国经济的十分之一,还给当地带来成千上万个岗位,原本是互利共赢的局面,可到了2024年,尼日尔财政吃紧,中企又伸出援手,提供4亿美元预付款,按原油抵偿,结果一年没到,这笔账被赖下了。 2025年3月,尼日尔军政府突然发政令,限令中石油及合资企业的三名中国高管48小时离境,还冻结账户、吊销酒店执照,理由说是中企薪资太高、不够“本地化”,可事实是当地员工工资早就高出本国平均两倍多。 更荒唐的是,他们自己接手油田后,日产量从1.2万桶掉到4000桶,设备问题不断,最后还得转头喊中企回来帮忙,还提出要给当地员工加薪,这操作,真让人摸不着头脑,有人说,这次尼日尔的底气,其实来自几股力量:军政府需要民族主义来巩固政权,想靠打“中国牌”转移矛盾;外部势力暗中推波助澜,法国不甘退出,美俄也在争地盘;他们赌中国不会轻易放弃能源资源,尤其是铀矿的战略地位。 问题是,这样的算计能撑多久?当初带来投资、技术和就业的伙伴,如今成了被驱逐的“外人”,这场翻脸,谁才是真正的输家? 这事放到国际格局里看,不只是尼日尔的选择,更像是非洲一些国家在大国夹缝中摇摆的缩影,过去中国企业在海外干项目,靠的是实力和诚信,用工程和基础设施赢得信任,可当对方政权变了,规则也就跟着变了。 说白了,合作不是谁救谁,而是契约关系,赖账、赶人这些做法,看似强硬,其实是在透支国家的信用,短期或许能“解渴”,可一旦资本撤离,损失的不是某个项目,而是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机会。 尼日尔自以为靠“外援”能顶住,其实是被别人当成棋子,法美俄在那边角力,从来不是为尼日尔的繁荣,而是为了资源通道和地缘利益,相比之下,中国的投入是看得见的——修路、建厂、送技术,全是实打实的合作。 如今他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油田减产、财政告急、国际信誉崩塌,还拿“主权”说事,这种逻辑很难让人信服,未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布局,必须更讲契约、更重风控,不是每一个“朋友”都值得托付。 真正的合作,不是靠口号维持,而是看谁守信、谁靠谱,中国能吃亏一时,但不会永远被动,世界的舞台上,尊重契约才是最硬的通行证。 一个国家的底气,不是靠喊口号撑起来的,而是靠真本事,把恩人当敌人,把合作当剥削,迟早要付出代价,你觉得,这种“翻脸不认人”的国家,还值得中企继续留情面吗?

0 阅读:31

猜你喜欢

烟柳画桥醉春风

烟柳画桥醉春风

烟柳画桥醉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