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竹一生最引以为豪的事情:收了两个武功绝顶的弟子 为啥这么说?习武之人跟咱们普

云景史实记 2025-11-08 22:06:47

虚竹一生最引以为豪的事情:收了两个武功绝顶的弟子 为啥这么说?习武之人跟咱们普通人一样,老了最看重的就是 “传承”,就像老手艺怕断了根,一身绝世武功要是没人接着,那才是真的可惜。 虚竹恰恰做到了,还做得特别好,这俩徒弟撑起了后来好几百年的江湖。 先说说第一个徒弟,那是丐帮的少年英雄。这事得从萧峰说起,当年萧峰在雁门关外自尽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丐帮的绝学。 降龙二十八掌和打狗棒法都是口传心授,没了传人就断了。段誉不爱学武,只能托付给虚竹。虚竹也是真争气,凭着逍遥派的底子,一个晚上就把两门神功吃透了,还跟萧峰一起把二十八掌改得更精炼,成了后来人人知道的降龙十八掌。 过了好些年,丐帮出了个稳重能干的年轻人,大伙儿都推举他当帮主,按着萧峰的意思,把他送到灵鹫宫让虚竹考核。虚竹一看这孩子人品正、悟性高,二话不说就把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全传了 他。 这徒弟没辜负期望,不仅武功练得顶尖,还把丐帮整顿得蒸蒸日上,硬生生让丐帮中兴了。 要知道,金庸笔下能让丐帮中兴的,也就萧峰、洪七公那么寥寥几人,这孩子能跟他们齐名,武功得多厉害可想而知。 后来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追根溯源就是从这徒弟手里传下来的。你想啊,虚竹答应了萧峰要保住丐帮武学,最后不仅保住了,还靠这徒弟发扬光大了,这份承诺兑现的满足感,比自己当天下第一都痛快。 再说说第二个徒弟,可能有人没听过,但他的作品没人不知道 ——《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 有人说黄裳是从道藏经里自己悟的武功,跟虚竹没关系?这话可不实在。黄裳本来就是个文官,压根不懂武功,突然要编一部能震惊江湖的武学秘籍,没个顶尖高手指点,简直是做梦。 你看《九阴真经》里有个 “摄魂大法”,当年郭靖帮黄蓉夺丐帮帮主时就用过,这功夫根本不是道家的,而是逍遥派的绝技,李秋水当年就靠这招制敌。不是虚竹指点,黄裳哪儿能知道这种偏门又厉害的功夫? 而且黄裳创出的《九阴真经》,后来成了射雕三部曲的核心。王重阳、郭靖、杨过这些顶尖高手,哪个没受过这部经书的影响?可以说,黄裳一人就改写了江湖武学的格局。 虚竹作为逍遥派的传人,最担心的就是逍遥派的武功断了传承,结果黄裳把逍遥派的精髓融入自己的著作,让这些武学传遍天下。这种 “无心插柳柳成荫” 的传承,比直接教徒弟更有分量,虚竹要是知道,得多自豪。 你看看江湖上其他高手,就知道找个好徒弟有多难。金轮法王为了收郭襄当徒弟,连仇敌的女儿都不在乎,后来郭襄坠崖,他伤心到连打架的心思都没有。 岳老三为了收段誉,亲徒弟被人杀了都不计较,低三下四地求着段誉拜师。他们图啥?不就是想让自己的武功有个去处吗。 虚竹比他们幸运多了,一下找着两个百年难遇的好苗子,一个保住了义兄的心血,一个延续了师门的荣光,这可是天大的福气。 虚竹本来就是个老实人,当年当和尚时连荤腥都不敢碰,后来被逼着学武功、当主人,心里其实一直不踏实。但收徒弟这事,是他心甘情愿、主动去做的。 他看着第一个徒弟把丐帮带得越来越好,看着第二个徒弟写出影响百年的经书,那种 “我没白活一场” 的成就感,是任何武功和地位都给不了的。 再说了,虚竹的内力再深,武功再高,总有老的一天。但他的徒弟们把武功传下去,丐帮因为他中兴,《九阴真经》因为他的指点得以诞生,等于他的 “影子” 一直在江湖上活着。 就像咱们普通人,老了看着儿女有出息、手艺有人接着,那种骄傲是打心底里冒出来的。虚竹的骄傲也一样,不是因为自己多厉害,而是因为他选对了人,让那些珍贵的东西留了下来。 所以说,虚竹这辈子最引以为豪的,真不是那些奇遇换来的东西,而是这两个绝顶弟子。 他们不仅武功高强,更把虚竹看重的 “情义” 和 “传承” 扛了起来,这才是最让他满足的事。这种骄傲,踏实、长久,比任何虚名都值钱。

0 阅读:37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