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不活了!”近日,一小男孩上学频繁丢水杯,弄丢4个水杯后小男孩的爸爸终于忍不了了,最终爸爸做了一个决定,不给儿子买水杯了,直接拿一个袋子装好水给他带去学校。 小轩(化名)上二年级,刚开学那会儿,爸爸陈先生(化名)和老婆特意带他去商场挑水杯。 孩子一眼就看中了一个红蓝配色、印着奥特曼的保温杯,拿在手里爱不释手。 虽然价格不便宜,但看着儿子眼里的那份喜欢,夫妻俩还是爽快地付了钱。 头几天,小轩简直把那水杯当宝贝。上学路上手里拎着,连睡觉都要放在枕头边。 可这股热劲没过一周,就传来了坏消息,那天傍晚,小轩垂头丧气地回家,小声说:“爸爸,我的水杯不见了……我找遍了教室和操场都没找到。” 陈爸爸当时没责怪孩子,只是叹了口气,想着刚开学,孩子还没完全适应,粗心点也正常。 他摸了摸儿子的头,说:“没事,丢了就丢了,下次记得放书包里,爸爸再给你买一个。” 第二次买的时候,陈爸爸特意挑了个结实耐摔的不锈钢款,外观朴素,还在底部刻上了“小轩 二年级三班”的字样,想着就算再丢,也方便别人捡到归还。 结果,这第二个水杯用了不到半个月,又没了。 小轩说那天上体育课,跑完步渴了,就把水杯放在操场边的水泥凳上,结果下课回来找,早就不见了。 两次丢水杯,陈爸爸心里开始冒火,但看着孩子满脸委屈的样子,最终还是没忍心骂,又给买了第三个。 这回他格外叮嘱:“喝完水就放书包侧兜,放学前一定要检查有没有带上。” 小轩满口答应,可好景不长,三周后又空着手回来了。 这次的理由是:“中午在食堂吃饭,忘在桌上了。” 等第四个水杯丢的时候,陈爸爸彻底忍不了。 那是亲戚送的品牌保温杯,价格上了百元,小轩才用了5天。 问他丢哪儿了,孩子一脸茫然:“我也不记得了。”陈爸爸心想,孩子知道自己丢东西也没后果,反正爸妈都会买新的,自然不会上心。 于是和老婆商量好,这次得让孩子真切体会“马虎”的代价。 第二天早上,陈爸爸没再拿出新水杯,而是找了个干净的保鲜袋,装了半袋温水,封上了口,递给儿子:“今天就用这个带水上学。等你能做到不丢东西了,再去挑新水杯。” 那天放学,小轩小心翼翼地把空塑料袋带了回来,袋子没破,手还被勒出一道印。 接下来几天,小轩每天都小心地拎着塑料袋去学校。 同学好奇地问:“你咋不用水杯了?”他只好尴尬地笑笑,说:“弄丢了。” 几次下来,他自己都觉得丢脸。 陈爸爸看在眼里,心里其实挺心疼,但他更想让儿子明白:丢东西不是爸妈替你收拾残局,而是你要自己承担后果。 过去每次丢了水杯,他都立刻买新的,孩子没体会过麻烦,自然也不会上心。 这种“自然后果教育”比说教有效多了。 这件事后来传到家长群,大家都议论纷纷。 一个妈妈说,她儿子丢过三次文具盒、两把伞,说再多都没用。 还有个爸爸说,他家孩子以前丢过贵的杯子,后来用个旧的反而特别珍惜。 其实家长们都明白,问题不在钱,而是怕孩子养成“丢了就买新的”的习惯。 陈爸爸那句“笑总比一直丢东西强”,说得很实在,让孩子自己体会麻烦,才能真正长记性。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新界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