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郑丽文竟然抛出了这么犀利的问题!她问道:“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和解放军杠上了,你们知道台湾要面对啥吗?” 大家都知道,台湾靠着出口,吃着大陆市场的饭,电子、农产品、各种设备,每年一大半是卖到对岸。 只要两岸气氛一紧张,这条赚钱的路就可能堵上,到时候企业关门,打工的人没工作,年轻毕业生找不到出路,大家的日子立马变得难过。 现在不少学生和家长已经感受到政策带来的压力,外面喊着全民练兵、社区演练,年轻人还没想好未来就要先学怎么去“应急”了。读书不是为了上战场,结果却变成了必须花时间参与各类演练,岛上的生活节奏被打乱。 大家在社交软件上吐槽的不再是偶尔的烦恼,而是升腾起来的普遍焦虑,谁都怕擦枪走火后自己连最简单的生活都维持不下去。 超市里的瓜果蔬菜,原来不少都是从大陆运来的,万一两岸真的闹僵,这些普通食品可能会变得稀罕而且价格飙涨。家里账本算下来,钱还是那点钱,可花的地方却突然多了不少。 不仅如此,政府还计划投巨资买武器装备,有的合同签了好几年还没见货,这让不少人感觉自己的血汗钱变成了泡影,实际收效根本没那么理想。 郑丽文当年脱离原有政党,做了国民党主席,对两岸关系的起起伏伏看得很透。她不只关心政坛谁输谁赢,更关心底下老百姓的饭碗能不能守住。 她一再强调,不管谁上台,台湾的经济都和大陆有着紧密的捆绑,没有哪条路可以完全割断。盲目走独立路线,后果是整个社会一起吃苦,最受影响的是手里没多少存款的普通家庭。 这时候,岛上不少人开始冷静思考,不再只听强硬的口号。大家更想要安稳的工作和可预期的收入,而不是动不动就参与演习、担心下一顿饭涨价。 很多人发现在经济账本上和平比昂贵装备和口号实在太多,不愿为了表面的“安全感”付出生活里的真实代价。 只要仔细看看历史,两岸几十年交流带来的经济增长是实打实的,岛上民众的日子也是靠着这份联系过起来的。 郑丽文这次把问题提到台面上,让整个社会都意识到,紧绷气氛和加码对抗并不是长久之计。所有政策说到底,最终都关乎岛上每个独立家庭的日常。 大家已经在现实压力面前逐渐冷静下来,懂得和平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真正牵动钱包和饭碗的铁事实。 在这条分岔路上,台湾每个人都在权衡,是让生活继续有保障,安安稳稳过日子,还是赌上一切去“硬扛”?这个选择不该被少数人的情绪牵着走,该由底层的账本和老百姓的心声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