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层认为,俄罗斯这么“大方”的付出,会把中国的实力养得越来越强,等俄罗斯反应

幕沧小澜 2025-11-16 14:53:02

美国高层认为,俄罗斯这么“大方”的付出,会把中国的实力养得越来越强,等俄罗斯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们将无法平衡中国。 2022年,俄乌冲突引发的连锁反应让俄罗斯失去了西方主流市场,大量出口被卡在制裁的关口。为了撑住经济,俄罗斯开始向东方倾斜,中国成了最重要的合作对象。 那时候,俄罗斯给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都打了大折扣,价格比国际行情低了不少,也因此让中国的工业用能成本下降,为电动车、太阳能等新兴产业的扩张扫清了路。短短几年,中俄贸易额猛增,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能源更是成倍增长。 俄罗斯的能源公司与中国的企业签下了长期合同,并且管道运输项目一步步推进,“西伯利亚力量”一号已经运转,二号也在2025年秋敲定协议。 这些看似是简单的基础设施,其实绑定了两国的经济命脉,让这种合作不再是短期行为,而是长久的依赖。 在美国看来,这种依赖对俄罗斯来说很危险。廉价能源让中国有了更多的资金积累,并快速投入到技术研发、制造升级和军事实力的建设中。 考虑到两国经济体量悬殊,中国的规模是俄罗斯四倍,力量差距只会随着时间推移进一步拉开。 可是,中俄合作已经不止能源,还涉及军事研发和人民币结算,这种互补关系能让双方绕开美元体系,削弱金融制裁的效果。 美国的应对并不只是口头表态,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在同年表示,这些输气项目并不会直接影响美国的出口,但背后美国已在推动本国企业增加对华供应,希望能替代俄罗斯的份额,进而减少两国的黏性。 同时,还有分析认为,俄罗斯在液化天然气的流通上采取多种曲线手段来绕过制裁,这才是需要真正盯紧的部分。 和中国一样,印度也在进口俄罗斯的低价能源,但它的立场更微妙。印度一面保持与美国的合作,一面坚持买俄罗斯能源,既不完全站队,也不愿放弃实惠。 这种策略让美国对其颇有微词,却拿它没办法。多方的交错,使得美国在应对中俄合作的同时,还要花力气处理与印度的关系,这让本已复杂的局势更加难控。 到了今年10月,美国再度表态,打算增加对中国的能源出口。这表面上是贸易举措,实际上是一种战略操作,意图用自身的能源来取代俄罗斯对中国的份额,削弱中俄之间的纽带。 只是,对于俄罗斯而言,低价出口既是无奈也是倔强——在外部压力下,他们宁可忍受短期吃亏,也不愿低头接受西方的条件。 这种“慷慨”确实稳住了俄罗斯的经济,也让中俄关系在外部封锁中变得更牢。但从美国的角度看,这可能是在帮中国迅速壮大实力,当俄罗斯意识到这种变化时,或许已经没有足够的筹码来保持平衡。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幕沧小澜

幕沧小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