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黄百韬的儿子黄效先,枪杀了与他关系暧昧的男性朋友,结果被判死刑。黄百

小史论过去 2025-11-18 15:09:07

1957年,黄百韬的儿子黄效先,枪杀了与他关系暧昧的男性朋友,结果被判死刑。黄百韬遗孀不认命,拿着勋章就去跪倒在老蒋的“总统府”门前,要求刀下留人。 黄百韬这个人,出生在1900年的天津,原名黄新,字焕然,祖籍广东梅州。他早年投身军阀部队,从小兵干起,凭着打仗卖力,一步步爬到国民党高级将领的位置。1948年淮海战役打得火热,黄百韬指挥第七兵团守在江苏碾庄一带,面对解放军围攻,部队死伤惨重,最后他见败局已定,选择自杀结束一切。那时候他留下老婆柳碧云和一对儿女,儿子叫黄效先,女儿黄丽珍。国民党那边给他追赠青天白日勋章,还办了场大葬礼,蒋介石亲自去,说了句“黄埔精神不死”,其实这话有点讽刺,因为黄百韬压根不是黄埔出身,有人后来解读成黄埔学生不肯为蒋卖命,死的都是外人。柳碧云拿了10万元金圆券抚恤金,这钱在大陆不值啥,但在台湾还能换点东西过日子。 迁到台湾后,柳碧云拉扯两个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但还算平稳。黄丽珍长大后进了媒体,当新闻编辑,儿子黄效先高中毕业,靠着老爸的余荫,进了军方外事部门干活,负责些联络啥的。黄效先这人从小娇惯惯了,黄百韬在外头打仗,没时间管教他,结果长大后性取向有点问题,和一个叫杨士荣的男人关系暧昧。杨士荣爱赌钱,输了就找黄效先要,起初黄效先还能给点,次数多了就扛不住,两人为此老吵架,甚至动手。杨士荣威胁要断绝来往,黄效先一急,就在1957年某天掏枪把人杀了,还焚尸灭迹想瞒天过海。警方后来破案,从河边焦尸和黄家衣柜痕迹抓到他,法院判了死刑。 柳碧云听说儿子死刑,差点没缓过来。她不死心,四处找人求情,国民党那些老将领有的签了求情信,但没啥用。最后有人出主意,让她拿黄百韬的青天白日勋章去总统府跪求。1957年春天,她就这么干了,跪在蒋介石府门前大喊开恩,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宋美龄听到动静,问清楚后觉得可怜,就把她请进去,答应帮着向蒋介石说情。蒋介石听了宋美龄的话,挺为难,因为杀人偿命是老规矩,但看在黄百韬战死的份上,又不想绝了黄家血脉。柳碧云见蒋介石时,哭着说丈夫为国捐躯,只剩一子,求饶命用勋章换。蒋介石脸拉得老长,但最后同意让她写呈文递上去,暗中打了招呼。 法院收到呈文后,很快就改判了,黄效先从死刑变成无期徒刑,那枚青天白日勋章也被收回去。黄效先在台北监狱蹲了12年,1969年假释出来,那时候他四十多岁,头发白了,人也老了不少。出狱后他没闲着,开了一家公司,靠自己干活养家。柳碧云继续照顾家庭,黄丽珍在媒体圈混着,一家子就这样过下去。黄效先这事,说白了就是虎父犬子,黄百韬打仗卖命换来的一切,到头来救了不争气的儿子一命,但也抹了黑自家名声。国民党那时候的风气,对这种事挺严的,黄效先的行为在当时社会看来是耻辱,可权力一干预,法律就弯了腰。 黄百韬的死,在国民党内部闹出不小风波。他自杀后,尸体被部下埋了,后来国民党挖出来运回南京办葬礼。蒋介石追晋他陆军上将,还给了抚恤,那10万元金圆券帮柳碧云在台湾站稳脚。黄效先进军方单位,本来是沾老爸光,结果自己作死。杨士荣这人,据说韩战时当过翻译,回台后赌瘾大,欠一屁股债,老找黄效先要钱。两人争执升级,黄效先一时冲动开枪,事后焚尸抛河,警方从照片残片和现场痕迹锁定他。这案子在台湾闹得沸沸扬扬,法院判死刑时,舆论都说该杀,可柳碧云的求情改变了结局。蒋介石用特赦权,表面上讲法律,实际念旧情,这在国民党高层不是新鲜事。 柳碧云跪求那段,成了台湾历史上的小插曲。她一个寡妇,丈夫战死,儿子犯罪,靠一枚勋章搏一线生机。宋美龄从中斡旋,蒋介石虽不满黄效先的行为,但还是松口。改判无期后,黄效先在狱中过得苦,劳作点名天天有,柳碧云定期探视,递点吃的。1969年假释,他重获自由,开公司做贸易,慢慢稳定下来。黄丽珍继续当编辑,帮妈料理家事。黄家就这样低调过日子,没再出大风波。黄效先出狱后,四十多岁起步创业,头发花白,但总算自食其力。这故事告诉人,权力能扭转命运,但也暴露人性的弱点,黄效先没被美化,他就是个犯法的人。

0 阅读:1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