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向乌克兰输出价值8。3亿欧元的武器装备,结果这笔钱竟绕了一大圈,竟然间接算在

唉嘿嘿 2025-11-19 17:17:17

丹麦向乌克兰输出价值8。3亿欧元的武器装备,结果这笔钱竟绕了一大圈,竟然间接算在了俄罗斯自己的账上。 看数字挺吓人,一边是乌克兰在战壕里苦苦等着物资补给,一边丹麦写满军援账单,资金来源却没有任何丹麦财政转账的痕迹。明明白白写着:对俄制裁下的冻结收益被划进了采购合同。 要说这事只丹麦一个国家干,显然不是。G7组了个特殊的资金池,明确规定只盯俄罗斯被冻结海外资产赚的那点利息、分红。政策执行,流程严丝合缝,表面上光明正大。听着像精明算计,其实多少带点荒诞。 会议是在华盛顿开的,西方几个财长举杯,合同条款里埋了条暗线——以后对乌援助的钱,大头就靠“借用”俄资产收益。理论上说不破规矩,可这些资产没经过审判也能随便用?金融圈里真就没人出面质疑? 细查丹麦这笔钱,账目明细倒是简单,却并不让人安心。救急的钱最终是炸毁莫斯科家园的炮弹,俄央行却在一旁静悄悄出力。荒唐归荒唐,现实谁都得认,自称法治,结果能动用“他人资产”去打仗。 有意思的还不止这些。俄罗斯出口能源的总额过去一年居然上涨了12%。你说笑没笑出来?土耳其港口油轮一排排,乌拉尔原油直接没歇着换手。圣彼得堡的坦克厂,生产线真没停下,反而月产坦克三百辆,别说弹药,翻三倍也没人管。 西方搪塞说这是抵制战争本分动作,但问一句:国际融资教科书里,真的允许动用被冻结的第三方资产?如果是你的钱,被全球各国财政部长这么分了,心甘情愿吗?别说公允,规则要是天天改,信谁? 俄罗斯这一边的能源钱没断,还找到不少新朋友。比如,印度用卢比买油,巴西付雷亚尔买粮食。人民币也悄悄成了能源贸易三分之一的选择。西方想断俄的钱包,结果俄罗斯换了渠道,转盘照常运转。 现在乌克兰装备确实多了,丹麦的导弹进仓库。可国际金融市场里,发展中国家的央行们悄然换过了储备策略。谁敢保证自己存伦敦纽约的资金,不会哪天成了“公共援助”的提款机?印象中安全,其实全靠一纸承诺,说没就没。 炮弹响在顿巴斯田野,天然气流在土耳其溪,塞尔维亚冬天有了暖气。这边G7探讨创新金融,那头巴西央行直接把美元占比砍掉15%。谁亏了谁赚了,说到底还不是谁最怕被切断储蓄通道。 用别人的钱打仗这局看起来挺精明,结果把自己最重的金库口碑给掏空了。信任漏了个大窟窿,再新潮的金融工具也糊不上。 稍微想想,我们是不是得问一句,接下来世界各国会不会都要多留一手?下次钱存哪儿合适还分得清吗?如果有人提新规则,还有人信吗?

0 阅读:1
唉嘿嘿

唉嘿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