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琼瑶离婚后,做了平鑫涛的情妇。平鑫涛的妻子哭着求她,把丈夫还给自己,

千浅挽星星 2025-11-20 23:04:04

1964年,琼瑶离婚后,做了平鑫涛的情妇。平鑫涛的妻子哭着求她,把丈夫还给自己,琼瑶说:“也不是不行,我有一个办法。”平鑫涛的妻子听完那个办法后,当场晕了过去。   1938年琼瑶出生在成都,虽然父母都是拥有体面身份的高级知识分子,父亲是教授,外公甚至是交通银行的大佬,但时代的动荡并不会因为家世显赫就对谁手下留情。   从1942年起,幼小的她就被裹挟在逃难的人群中,从湖南衡阳的“兰芝堂”祖屋逃到烽火连天的重庆,又躲去四川泸县。   好不容易熬到1947年在上海正经上了小学,还没坐热板凳,内战的硝烟又把全家逼回了衡阳,最后才在一九四九年落脚台北。   这种从记事起就在跑路、永远处于不安中的状态,让青春期的琼瑶极度渴望一份只有成年人才能给予的“厚重依赖”。   于是,在台北第一女中念书时,她和年长自己二十五岁的国文老师蒋仁越过了雷池,对于一个正处于幻想年纪的少女来说,那个丧偶、沧桑却能读懂她文字灵魂的男人,简直就是救命稻草。   可她母亲做出了最激烈的反应——报警,指控老师勾引未成年,结局惨烈且决绝:蒋仁丢了饭碗被赶出台北,这段“师生恋”成了琼瑶心中永远流着血的伤口,也直接催生了那部让她一战成名的《窗外》。   但命运最讽刺的地方在于,《窗外》这部承载着对前任思念的书,却是由她的第一任丈夫庆筠看着连载发表的,1959年,她和相识仅仅七个月的庆筠草率结婚,并生下儿子陈中维。   那时日子过得紧巴巴,这本1963年在《皇冠》杂志连载的小说虽然火了,赚来了名声,但也彻底引爆了她和庆筠本就脆弱的婚姻地基——哪个丈夫能忍受妻子在书里深情款款地祭奠另一个男人?两人从争吵到冷战,关系迅速降至冰点,这甚至比单纯的经济压力更致命。   1964年,琼瑶刚刚结束了和庆筠七年的一地鸡毛,恢复单身带着三岁的儿子陈中维过活,但她的心并没有空窗太久。   因为在她的生活中,早就有了一个比前夫更懂得欣赏她商业价值和女性魅力的男人——平鑫涛。   作为皇冠杂志的老板,平鑫涛不仅给了琼瑶“基本作家”的优厚待遇,甚至提前预支稿费帮她度过离婚后的经济难关。   也就是从这以后,所谓的“聊工作”逐渐变了味,从白天聊到半夜,从书稿聊到人生,两个极具才情的人在无数个深夜里越走越近。   作为一个为丈夫创业初期吃过大苦、共同打拼的女人,林婉珍有着女人的直觉,当她在平鑫涛的衣柜里翻出那些不属于她的新衣服,读到那些言辞肉麻的情书时,真相其实已经摊开在了桌面上。   那时候的林婉珍试图用传统女性的温良来挽回这场危机,她把自己打扮得体面端庄,坐在客厅里等丈夫回家,试图用孩子的趣事、创业时的甘苦来唤起丈夫的旧情,但回应她的,往往是平鑫涛冷淡的背影和哪怕回家也要挂断的电话。   为了三个还在上学的孩子,林婉珍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咽,这一忍就是漫长的十二年,直到1976年,眼看孩子们都长大成人,早已心力交瘁的林婉珍才终于松口签下了那纸离婚协议,彻底退出了这场毫无胜算的三人游戏。   2016年,当变故真正来临时,这段重组家庭内部的裂痕再次崩裂得触目惊心,平鑫涛中风并随后患上了失智症,曾经叱咤风云的出版界大佬,成了只能躺在床上的失能老人。   琼瑶主张由于丈夫曾表达过意愿,应该让他“有尊严地离开”,拒绝插鼻胃管,不想让他受罪;但平鑫涛和前妻林婉珍所生的子女们却坚决反对,在他们看来,父亲还没到那个地步,身为子女哪怕有一线希望也不能放弃。   最终,琼瑶在这场家庭战争中败下阵来,她选择了交出照顾权,独自一人黯然离开了医院,并不再过问具体的治疗事宜。   2019年,缠绵病榻三年多的平鑫涛走了,享年92岁,在那场简单的花葬仪式上,琼瑶哭得腰都直不起来,看起来悲痛欲绝。   然而,早已退出这段关系几十年的林婉珍,在听闻这一消息时,只是淡淡地叹息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走了,她也没陪到最后。”    主要信源:(中华网·新闻——琼瑶曾做第二任丈夫16年地下情人,把正宫原配逼的像小三一样!)

0 阅读:0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