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杀害方志敏的凶手落网,战犯王耀武闻讯后在狱中不停欢呼,连称:“共产党

混沌于浮云 2025-11-23 01:30:19

1951年,杀害方志敏的凶手落网,战犯王耀武闻讯后在狱中不停欢呼,连称:“共产党伟大!” 方志敏是江西弋阳人,从小家穷,靠自学接触进步思想。1922年他在南昌上学时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两年后转为中共党员。他在赣东北创建根据地,组织农民分田地,打击土豪劣绅。1934年,他领着红十军团北上抗日,队伍从闽浙赣边区出发,一路宣传抗日救国。国民党派重兵围堵,部队在皖南打了不少硬仗,但损失不小。方志敏坚持指挥,队伍转移到怀玉山时,已是弹尽粮绝。国民党部队层层包围,最终抓捕了方志敏和几十名战士。方志敏被关押后写下《可爱的中国》和《清贫》,这些文字后来流传开来,鼓舞很多人加入革命。国民党对他严刑拷打,但他没屈服。1935年8月,方志敏在南昌遇害,年仅36岁。他的事迹成了革命教育的重要材料,许多学校和纪念馆都讲他的故事。赣东北根据地因为他的工作,成了红军的重要后方。 曾中俊是江西瑞金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早年投靠蒋介石,一路升到国民党少将。他在江西负责镇压红军,手段狠辣。1934年底到1935年初,他指挥部队在怀玉山设下埋伏,阻击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军进入山区后,他的士兵发动攻击,导致红军大部被困。曾中俊下令抓捕方志敏等人,并参与后续处理。解放后,他逃到湖南石门县,伪装成道士,住在飞云寺里。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当地传出美国要入侵的谣言。公安部门追查,发现一个妇女在树洞放东西,守株待兔抓到曾中俊。他被审讯后交代了全部罪行,包括杀害方志敏的细节。这事上报北京,成了大新闻。曾中俊的落网证明了国民党残余势力还在活动,但也显示了新中国治安的加强。公安干警的调查工作很细致,从谣言入手,一步步挖出隐藏的特务。 王耀武是山东泰安人,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国民党将领。他早年参加北伐,逐步升职。1934年,他指挥补充第一旅,在谭家桥阻击红军抗日先遣队。那场战斗,红军因指挥问题失利,被迫撤退。王耀武因此立功,升为51师师长。后来他在抗日战争中打过日本人,但也继续镇压共产党力量。 1948年济南战役,他守城失败,被解放军俘虏。关进功德林后,他开始接受改造。1951年听到曾中俊落网的消息,王耀武表现激动,因为当年围剿抗日先遣队的事,他也脱不了干系。国民党内部把谭家桥战斗当成他的功劳,但解放后这成了罪证。他总说直接杀害方志敏的是曾中俊,自己只是参与围攻。这事让他觉得有机会减轻罪责。功德林的管理强调教育改造,王耀武逐步参与劳动和学习。 朝鲜战争时期,湖南石门县的谣言是怎么回事呢?当时美国在朝鲜打仗,中国志愿军参战,国内警惕敌特活动。石门县传出“三战打响,美国要进中国”的说法,群众慌张。公安派侦查员调查,从凤凰村的树洞线索入手。妇女放的石头有十字标记,是联络信号。曾中俊取走石头后被跟踪,暴露身份。他自称武当山道士,住茅庵过日子。公安连夜抓捕,审出他是黄埔四期生,曾任国民党司令。1935年,他在怀玉山指挥抓捕方志敏,残忍杀害50多人。这消息传开,王耀武在狱中不停欢呼。为什么他这么高兴?因为曾中俊是他的“师弟”,但王耀武想推卸责任。当年谭家桥一战后,他升官,但现在成了包袱。曾中俊落网,让他看到辩解的机会。新中国对战犯的政策是宽大处理,强调改造。 方志敏的北上抗日先遣队行动,是红军战略的一部分。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守部队需要牵制国民党。方志敏的队伍从江西出发,进入安徽,沿途散发传单,号召抗日。国民党调动多个师围堵,王耀武的部队在谭家桥设防,红军试图反击但没成功。师长寻淮洲牺牲,部队士气受挫。撤到怀玉山,粮食短缺,国民党优势兵力压上。曾中俊的部队负责主攻,抓捕了方志敏。方志敏被押到南昌,国民党想从他嘴里套情报,但他只写文章抨击敌人。他的牺牲震动了革命阵营,许多人读他的遗作,坚定了信念。新中国成立后,方志敏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他的家乡建了纪念堂。抗日先遣队的行动虽失败,但宣传了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影响了全国。 曾中俊的罪行不止杀害方志敏。他在国民党时期,参与多次镇压红军行动,双手沾满鲜血。解放后,许多国民党将领投诚或被俘,但他选择潜伏。1951年的落网,是巧合加必然。谣言调查本是常规工作,没想到挖出大鱼。公安从树洞到茅庵,一环扣一环。审讯中,他交代了黄埔背景和江西作战细节。这案子成了典型,显示新中国打击敌特的决心。王耀武的反应,也反映了战犯的心态。功德林的改造,让他们反思过去。王耀武当年在国民党军中威风,但被俘后只能老实学习。他欢呼的事,传开后成了教育材料,提醒大家正义必胜。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