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卫队统合司令官、海军大将南云宪一郎说,万一中国和日本像乌克兰跟俄罗斯那样陷

娱妮相约娱乐 2025-11-23 10:13:20

日本自卫队统合司令官、海军大将南云宪一郎说,万一中国和日本像乌克兰跟俄罗斯那样陷入长期对抗,日本得提早把后勤补给这一块准备扎实。 很多人知道日本资源匮乏,但这种匮乏的具体程度和对补给的依赖度,比笼统的“进口依赖”四个字要严峻得多。 就拿能源来说,日本本土的油气储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日常运转所需的原油,八成以上都来自中东地区,剩下的部分则来自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国。 而发电用的液化天然气更有讲究,俄罗斯供应的份额占到了近九成,其中“萨哈林2号”项目更是关键来源,日本企业在这个项目里持有股份,相关供应合同要到2028年之后才陆续到期,提前终止就得支付巨额违约金。 这种结构性依赖不是短期能调整的,美国之前施压让日本停止进口俄罗斯能源,日本直接拒绝,理由很直白:断了这部分供应,民生和工业都会受到严重冲击。 为了对冲这种风险,日本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玩命攒战略石油储备,毕竟1973年石油危机给日本经济带来的打击太过深刻。 经过几十年积累,日本的石油储备体系已经相当完善,国家、企业和地方政府三层储备加起来,按净进口量计算够全国用224天,这个数据在全球都排得上号,比国际能源署要求的90天标准高出一倍多。 鹿岛、仙台等地的巨型油罐、地下岩洞甚至海上浮动储备设施,都装满了应急原油,2022年国际油价波动时,日本还曾释放过部分储备稳定市场。 但储备再多,也得有新的补给进来才能撑住长期对抗,而且储备本身也有局限。 日本的炼油厂大多分布在沿海地区,一旦海上运输中断,就算有储备原油,也面临加工和运输到内陆的问题。 更关键的是,现代战争的能源消耗速度远超常人想象,战机起飞一次、军舰巡航一天,消耗的燃油都是天文数字,日本防卫省曾做过模拟推演,要是进入高强度军事部署状态,现有石油储备最多能支撑三个月的满负荷运转,之后就会陷入无油可用的困境。 比能源更棘手的是补给线的运输安全。 日本从中东进口原油,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南海再进入西太平洋,这条航线全程数千海里,多个关键节点都在他国影响力覆盖范围内。 而近年来中俄海军在日本海、西太平洋的联合演习越来越频繁,2025年已经开展了多轮联合巡航,形成了南北夹击的态势。 日本海上自卫队虽然装备了不少先进护卫舰,但主力兵力集中在西南方向,北部防线本就薄弱,要想全程护航漫长的运输航线,几乎是分身乏术。 更要命的是,俄罗斯部署在远东的“棱堡”导弹系统,射程覆盖日本北部海峡,对大型运输船来说就是致命威胁,而日本目前还没有有效的反制手段。 可能有人觉得日本可以找替代供应方,但现实远没那么简单。 就拿液化天然气来说,要是放弃俄罗斯的供应,日本就得从美国、澳大利亚进口,不仅价格要高出三成以上,运输距离也大幅增加,还得重新调整接收设施,这些都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 而且日本的能源基础设施高度集中,福岛核事故后大量核电站停摆,让天然气在发电燃料中的占比超过了三成,这种能源结构的调整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短期内根本无法改变对进口的依赖。 南云宪一郎的提醒,本质上是看清了这种先天结构的无奈——储备能解一时之渴,护航能防零星风险,但只要海上通道被有效钳制,整个国家的运转就会陷入停滞。 日本作为岛国,把国运系于几条海上补给线的同时,也把最脆弱的命门暴露了出来,这种地理和资源上的先天不足,不是靠提前准备就能完全化解的。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娱妮相约娱乐

娱妮相约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