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军统工作人员王化琴冒死救下一名地下党。11年后,这名曾任职军统的女子

溪边喂鱼 2025-11-27 07:43:02

1940年,军统工作人员王化琴冒死救下一名地下党。11年后,这名曾任职军统的女子被我党抓获,她说:"找到当年的地下党,他可以替我证明!" 三月那场抢米风波之后,国民党在四川大肆抓捕可疑人员。 锦官城的春寒还没散尽,王化琴攥着刚到的密令指尖发凉。名单上第七个名字让她心头一紧——康乃尔,成都抗日救亡团体"朝明社"的骨干。 这个戴着圆框眼镜的年轻人,三个月前还在少城公园的抗日募捐活动现场振臂高呼。现在特务处档案室里,他的照片已经被红笔圈上了"共党嫌疑"。 王化琴的钢笔在批注栏悬停良久。她想起去年秋天在重庆珊瑚坝机场,康乃尔带着学生剧团慰问演出时,往她手里塞过一包治咳嗽的枇杷膏。军统训练班的教材明明写着"共党分子最擅伪装",可那双透过镜片的目光清澈见底。 "立即实施密捕"的印章就摆在桌角。窗外传来卖报童的吆喝,说是前线又丢了座县城。王化琴突然抓起电话接通看守所:"今天送来的文化界名单全部重审。 "挂断后才发现手心全是汗。这个决定可能会让她步上前任稽查处长的后尘——上个月刚有人因为"通共嫌疑"被关进渣滓洞。 她冒险的方式很巧妙。趁着归档间隙把康乃尔的卷宗塞进"待查"文件夹最底层,又给值班的特务递了包香烟:"抓几个闹学潮的学生交差算了,文化人能翻起什么浪。"转身时瞥见墙上的孙中山像,总觉得总理的眼睛正盯着自己。 十一年后镇反运动期间,王化琴在川北监狱的审讯室里反复提起那个春夜。专案组的人敲着桌子说军统特务救共产党是天方夜谭。 她突然挺直腰板:"康乃尔同志现在就在西南局工作,你们去问!"斑白的鬓角在煤油灯下泛着光,当年那个冒死传递情报的姑娘,如今只剩眼角密密的皱纹。 历史的吊诡就在于此。当年王化琴在军统当速记员时,总嫌打字机声音太响容易暴露;后来在劳改农场喂猪,倒盼着猪崽抢食的动静能盖过心里的忐忑。 直到1980年代平反文件送到病床前,她才对女儿喃喃道:"那时候就想着,中国人不能帮着日本人害自己人。" 真相虽然迟到终究没有缺席。康乃尔确实成了重要证人,他保存的当年地下联络图与王化琴的供词完全吻合。 这段跨越四十年的证言,比任何档案都更生动地记录着乱世中的人性微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0
溪边喂鱼

溪边喂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