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战争绝不会和俄乌战争一样克制,一旦开打就是不死不休的灭国之战。不可能打打停停

天天纪闻 2025-11-27 16:21:28

中日战争绝不会和俄乌战争一样克制,一旦开打就是不死不休的灭国之战。不可能打打停停。   看着这样的场景,再想想抗日战争中3500万军民的亡魂,你就该明白:中日之间要是真打起来,绝不可能像俄乌那样磨磨蹭蹭僵持数年,只会是带着血海深仇的生死对决,根本没有"打打停停"的余地。   俄乌战争的僵持有太多现实原因:双方军力差距不大,都有外部援助,加上乌克兰平原的地形适合拉锯,打打谈谈成了常态。但中日之间的矛盾从根上就不一样,这不是简单的地缘利益争夺,而是刻在民族骨血里的历史创伤遇上了现实的战略对抗。   1937年南京城里的血痕还没干透,731部队的细菌战受害者还在承受后遗症,日本右翼却在2025年的新版教科书里玩起了文字游戏——把"南京大屠杀"改成"南京事件",说受害人数"尚无定论",连"慰安妇"都成了"在战地被迫工作的女性",彻底抹去了日军性奴役的本质。   这种对历史的刻意篡改,比领土争端更伤人,因为它否定的是3500万死者的尊严。 靖国神社就是这道伤疤上最扎眼的刺。这里供奉着东条英机、松井石根等14名双手沾满鲜血的甲级战犯,光是松井石根一人,就主导了南京大屠杀这场惨绝人寰的暴行。   可日本政要偏要往这伤口上撒盐:经济安保大臣高市早苗参拜后说这是"向英灵表达尊敬",还辩称"不会成为外交问题";跨党派议员团体每年集体"拜鬼",把战犯当成民族英雄供奉。   更让人愤怒的是,日本民间团体调查显示,现在20岁以下的日本年轻人里,有62%不知道"南京事件"的真相,38%以为日本是"被迫参战"——这就是教科书篡改和政治引导的恶果,把侵略者包装成了受害者,把历史真相埋进了尘埃里。   历史账没算清,现实的火药桶又在不断添料。这些年钓鱼岛海域的对峙就没断过,中国海警船常态化巡航捍卫主权,日本却总派巡逻艇骚扰,还联合美国搞针对性军演。   更危险的是,日本正在彻底撕掉"和平宪法"的遮羞布:2025年出台的"安保三文件"明确写入可攻击他国领土的"反击能力",军费直接翻倍到GDP的2%,跻身全球前三。   他们一边从美国买F-35B战机,把"出云级"驱逐舰改成准航母,一边研发高超音速导弹,甚至有专家小组公然提议搞核动力潜艇——这哪是"专守防卫",分明是在为主动进攻做准备。   有人觉得现代战争都是消耗战,中日开战也会陷入僵局,这种想法太天真了。先看军事硬实力的差距:中国现在光是现役常规潜艇就有日本的两倍多,095型核潜艇能以20多节的速度在水下狂飙,日本最先进的苍龙级潜艇在它面前就是"慢乌龟"。   航母方面,中国有辽宁舰、山东舰两艘现役航母,福建舰也即将形成战力,搭载的歼-15重型战机对阵日本准航母上的F-35B,有明显的制空优势。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区域拒止体系,东风系列导弹能覆盖日本全境,一旦开战第一时间就能摧毁其机场、军港等关键设施,断了它的作战根基。 日本看似反潜、扫雷能力强,但这些优势在体系作战面前根本不够看。   它的"反击能力"还没成型,43万亿日元的军费要五年才能落地,现在的自卫队连独立作战能力都没有,完全依赖美国的情报和后勤支援。俄乌战争中乌克兰有北约持续输血,可日本要是真开战,美国会不会不顾一切下场?   就算想帮,中国的反介入能力也能切断西太平洋的补给线,让日本变成孤立无援的孤岛。 更核心的是民族情绪的驱动力。   俄乌士兵在战场上可能只是履行职责,而中国军人上了战场,身后是3500万先烈的冤魂,是被篡改的历史教科书,是靖国神社里那些战犯的牌位。这种带着复仇意志的作战意志,是俄乌战争里看不到的。   但日本右翼的步步紧逼正在把局势推向危险边缘:修改历史教科书淡化罪责,参拜靖国神社挑衅感情,扩军备战瞄准中国,每一步都在撕裂历史伤口。   俄乌战争已经让世界看到了战争的残酷,而中日若开战,只会是更惨烈的对决——因为这里面藏着八十多年的血海深仇,藏着正义与邪恶的终极较量,根本没有"克制"的空间。   历史早就给出了教训:对侵略历史的漠视,迟早会付出代价。日本要是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总有一天会撞上历史的南墙。   而中国早已不是1931年的中国,我们有能力捍卫主权和尊严,但也永远记得:那场付出3500万生命的战争,从来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再也不让悲剧重演。可要是有人非要把战争强加给我们,那等待他们的,必然是一场毫无退路的正义对决。

0 阅读:34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