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了!上万吨的海警船都压不住场子了?现在居然要直接开工造一艘两万六千吨的“海上

地缘历史 2025-11-27 18:09:59

简直了!上万吨的海警船都压不住场子了?现在居然要直接开工造一艘两万六千吨的“海上巨兽”!   估计不少人还对2024年那几场“热闹”记忆犹新。特别是6月17号在仁爱礁那次,菲律宾真是把“小动作”玩出了花。   他们派出的运补船,前挡风玻璃居然焊上了厚钢板,船里还偷偷摸摸混装着水泥和钢筋。   这架势,明摆着不是去送人道主义物资的,而是要去加固那艘非法“坐滩”的破军舰。   我们的海警船当然不能坐视不管,3010号、5003号船和21551号艇立马上前拦截。   结果呢?对方仗着船小灵活,上来就是一通“蓄意碰撞”。   我们的海警人员也是硬气,直接登船检查,当场就缴了他们八支M4步枪。那次冲突,菲律宾方面有七个人挂了彩,还有一个手指头都断了。   事后,菲律宾军方自己也承认,那次补给行动“没能成功”。   你看,这就是他们一贯的伎俩,用小船来碰瓷大船,想用这种“蚂蚁啃大象”的方式占便宜。   整个2024年上半年,他们就这么折腾了五次,其中四次都被我们成功拦了下来。   到了8月5号,在仙宾礁又想故技重施,结果撞了一下就灰溜溜地跑了。   有人可能会问,我们不是有2901和3901这种排水量超过一万吨的“海上巨无霸”吗?   这种船往那一站,光是吨位就够吓人的了,怎么还会让对方有这么多可乘之机?   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万吨大船在远海巡逻,搞战略威慑,那绝对是一把好手。   但在仁爱礁那种遍布礁盘的复杂水域,它的弱点就暴露了。   说白了,船太大了,转向不方便。菲律宾那些几十吨、几百吨的小破船,在礁盘缝里钻来钻去,你这万吨大驱想跟上,就像大象追兔子,有力使不出。   更要命的是后勤补给问题。我们的万吨海警船虽然厉害,但它不是永动机,也得烧油,船员也得吃饭喝水。   南海那么大,从我们的基地港口跑到仁爱礁,一来一回距离不近。   在海上执勤一段时间,油料和淡水就见底了,必须返航补给。   这一来一回,就给了对方钻空子的机会。菲律宾的优势就在于它离得近,可以源源不断地派小船过来骚扰。   所以,南海执法的核心矛盾,已经不是单舰的性能优劣,而是持续部署和体系对抗的能力。   光有一两艘强大的主力舰在前线顶着,是远远不够的。   这下好了,我们的新思路来了。既然是后勤跟不上,那我们就直接在海上建一个“移动补给基地”!   这就是那艘传闻中排水量高达2.6万吨的新型补给舰的由来。   这艘新舰可不是用来在第一线冲撞对抗的。它的设计蓝本是海军的903A型补给舰,是个名副其实的“海上超级奶妈”。   你可以想象一下,这艘长178米、宽24米的大家伙,能装上万吨的燃油,两千吨的淡水。   它能以20节的航速,跑出1.2万海里的超长续航。最关键的是,它能同时给四艘船进行补给。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的万吨海警船可以彻底摆脱对陆地基地的依赖。   它可以长时间在任务海域执勤,没油了、没水了,直接喊“奶妈”过来加满,然后继续干活。   这套“前线主力+后方保障”的组合拳,直接把菲律宾那点地理优势给抵消掉了。你不是能耗吗?现在我们比你更能耗。   这事儿也不是空穴来风。根据时间线来看,这艘巨舰的龙骨在2024年11月就已经铺好了。   到了2025年5月,它就完成了首次海试。6月份,更是在五级海况下成功测试了补给能力。   就在2025年8月,它还在黄岩岛附近海域,模拟实战环境,一次性给三艘海警艇补给成功。   这说明,这套全新的执法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战斗力了。   而且,这还不是结束。据说第二艘同类型的补给舰,在2025年9月也已经开始舾装了。   预计到2026年,首舰就能正式入列,直接部署到南海。   面对这种体系化的降维打击,菲律宾那些“小船扰大船”的把戏,恐怕就没那么好使了。   当然,我们也不是一味地秀肌肉。外交的门也一直开着。   2024年7月,中菲还举行了第九次仁爱礁问题磋商,双方都同意通过对话来解决问题。   我们的策略也很清晰:人道主义物资,比如食品和水,可以放行。   但你想运水泥钢筋,搞永久化军事占领,门儿都没有。这种区别对待的策略,既守住了底线,也避免了局势失控。   不过,对方似乎并不领情。就在2025年11月,菲律宾还拉着美国、日本在南海搞什么“多边海上合作活动”。同时,还不断向美军开放新的军事基地。   这种一边跟你谈判,一边又在背后拉拢域外势力搞小动作的做法,确实让人不齿。   所以,这艘2.6万吨新舰的出现,就显得尤为及时和必要。   它传递的信号非常明确:我们可以坐下来谈,但维护主权的决心和实力,我们一分都不会少。

0 阅读:0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