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正式发布公告!一纸公告,搅动三国商海,越南工贸部突然抛出重磅消息:正式启动对中国、印度、印尼山梨糖醇的“反倾销日落复审”。 越南工贸部2025年11月20日签发第3377/QD-BCT号决定开启针对中国印度印尼山梨糖醇的反倾销措施到期审查。公告应越南本土生产商申请列出调查范围涵盖这些国家出口产品税号2905.44.00。山梨糖醇作为工业原料用于食品保湿医药填充日化调整越南本地食品医药企业依赖进口供应。本土产能有限东南亚包括泰国总产量不到5万吨每年多为小型设备满足零散需求。 早在2021年越南对这些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中国企业税率44.99%到68.50%印尼39.63%到57.55%印度52.75%。2020年12月启动原反倾销调查2021年7月实施临时措施税率39.63%到68.50%。工贸部公告强调审查评估取消税率是否导致损害复现。 2025年9月先发布措施到期通知列出30天申请截止日期。贸易救济局整理过去5年数据显示本土产业未实现规模扩张证据基于进口冲击报告。根据WTO规则审查需证明倾销可能重现越南坚持维护国内生产环境尽管本土企业数量少。联合利华越南分公司2023年投诉从山东进口山梨糖醇申报价每吨545美元海关按每吨820美元计算加44.99%税率成本上升高于运到加纳水平。下游企业硬扛成本或涨价消费者买单。这次复审启动后海关更新进口审核流程三国出口商准备应诉材料。 审查启动后下游企业面临成本压力转嫁到产品价格消费者承担额外支出。三国出口商调整策略整理财务报表提交越南当局。本土产业维持小型生产未见扩张市场价格波动持续。阮鸿延继续担任工贸部部长管理后续贸易事务跟进数据分析参与国际会晤如2025年访美讨论贸易影响。整个过程保持原有税率框架三国产品进口受限本土企业依赖保护措施。审查程序推进调查组记录生产数据工贸部发布更新通知。出口商修改供应链计划减少对越南市场依赖消费者负担增加。 话说回来这事儿牵扯到越南本土产业竞争力问题。山梨糖醇这东西虽小但在产业链中关键本土产能不足依赖进口却用高税保护其实暴露了产业发展短板。五年税期过去本土企业没长进东南亚总产量还那么点小打小闹没法规模出口。反倾销本是应对不公平贸易工具在越南成了续命手段本土生产商申请续期生怕竞争暴露弱点。 联合利华投诉那事儿就说明下游叫苦连天成本飙升最后消费者掏腰包。WTO规矩要求证明损害复现但越南证据薄弱主要靠进口数据堆砌。相比三国产品性价比高越南自己造不出够用货总不能空转生产吧。这步棋走得短视想挡进口却忘下游早绑在全球供应链上。 其实越南对中国产品反倾销不是头回1995到2020年发起14起只成8起执行率低但执着盯价格优势货从钢材到山梨糖醇都上名单。这次复审掐着30天申请期启动显出急切心态底气不足。贸易保护养不出竞争力温室企业抗不了风雨。工贸部喊维护竞争环境却数不出几家本土能打生产商产业损害没实质支撑。苦果砸在自己人身上下游企业迁厂风险增加投资者望而却步。真正竞争力靠技术引进产能扩大不是征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