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小儿推拿的节气,核心围绕四季阴阳转换节点(如两至两分)和气候变化剧烈、小儿易

飞翔说健康 2025-09-23 21:48:40

适合小儿推拿的节气,核心围绕四季阴阳转换节点(如两至两分)和气候变化剧烈、小儿易受外邪侵袭的关键期(如惊蛰、白露),结合小儿“脏腑娇嫩、易受自然节律影响”的生理特点,可精准借力、针对性调理。以下按季节分类,从节气特点、小儿易感问题、推拿思路及手法展开,兼具实用性与理论支撑:

一、春季:阳气升发,疏肝助阳防外感

春季主“升发”,阳气渐盛但温差大,小儿“肝常有余”,易因肝气过旺烦躁、因阳气不足遇寒感冒。

1. 立春(2月3-5日):阳气初萌,助阳防春寒

节气特点:天地阳气开始升发,但寒气未退,“倒春寒”常见。

小儿易感:风寒感冒(鼻塞、流清涕)、烦躁哭闹、睡眠不安。

推拿思路:温阳散寒、疏肝理气。

推三关:每次100-300次,温阳散寒,增强抵抗力。

开天门:每次50-100次,疏风解表、安神。

揉太冲穴:轻柔按揉1-2分钟,疏肝理气,缓解烦躁。

2. 惊蛰(3月5-7日):春雷动,风邪盛,防呼吸道敏感

节气特点:气温回升快,温差悬殊,风邪夹杂花粉、尘螨,是“风邪主令”的节气。

小儿易感:过敏性鼻炎(鼻塞、打喷嚏)、支气管炎(咳嗽、咽痒)、皮肤瘙痒(湿疹加重)。

推拿思路:疏风解表、润肺抗过敏。

揉迎香穴:用食指或中指按揉1-2分钟,通鼻窍,缓解鼻炎症状。

清肺经:无名指掌面(指根至指尖)每次100-200次,清泻肺热,止咳利咽。

拿风池穴: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拿捏5-10次,疏风散寒,预防风邪侵袭。

二、夏季:湿热当道,健脾祛湿护脾胃

夏季主“生长”,阳气最盛但湿热重,小儿“脾常不足”,易因贪凉、饮食生冷导致脾胃虚弱、湿热内蕴。

1. 夏至(6月21-22日):阳气鼎盛,清热养阴防暑热

节气特点:阳气达到顶峰,高温高湿,小儿易出汗过多耗伤津液。

小儿易感:中暑(发热、口渴、乏力)、食欲不振、腹泻(暑湿泻)。

推拿思路:清热解暑、健脾益气。

清天河水:用食中二指自腕向肘直推,每次100-300次,清热凉血,缓解暑热。

揉足三里:按揉1-2分钟,健脾和胃,改善食欲。

推脾经:自指根向指尖直推,每次100-200次,健脾祛湿,缓解腹泻。

2. 芒种(6月5-7日):湿热交加,防积食与皮肤病

节气特点:降雨量增多,空气湿度大,“湿热”成为主要外邪,小儿饮食易积滞。

小儿易感:积食(腹胀、口臭、大便酸臭)、湿疹(皮肤发红、渗液)、手足口病(湿热内蕴引发)。

推拿思路:消食导滞、清热祛湿。

揉板门:用拇指按揉1-2分钟,健脾消食,缓解积食。

清大肠:自指根向指尖直推,每次100-200次,清利肠道,改善便秘或湿热泻。

捏脊:每次5-10遍,调和气血,增强脾胃功能。

三、秋季:燥气当令,润肺生津防燥咳

秋季主“收敛”,阳气渐降、燥气上升,小儿“肺常不足”,肺喜润恶燥,易受燥邪侵袭出现呼吸道问题。

1. 白露(9月7-9日):燥邪初起,防咽干与过敏性咳嗽

节气特点:昼夜温差拉大,空气干燥,“秋燥”开始明显,易伤肺津。

小儿易感:干咳(无痰、咽干)、过敏性咳嗽(遇冷空气或粉尘加重)、皮肤干燥。

推拿思路:润肺生津、止咳平喘。

揉肺俞穴:按揉1-2分钟,补肺益气,缓解咳嗽。

推揉膻中穴: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按揉1-2分钟,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按揉涌泉穴:按揉1分钟,滋阴润燥,改善皮肤干燥。

🙋秋分(9月22-24日):阴阳平衡,调理脾胃防换季不适

🙋节气特点:昼夜等长,阴阳转换的关键节点,气温骤降易导致小儿脾胃功能紊乱。

小儿易感:消化不良(腹胀、呕吐)、风寒感冒(因添衣不及时受凉)、免疫力下降。

推拿思路:调和阴阳、健脾益肺。

揉中脘穴:按揉1-2分钟,健脾和胃,改善消化不良。

推肾经:每次100-200次,滋阴补肾,增强免疫力。

分推肩胛骨:每次50-100次,宽胸止咳,预防感冒。

四、冬季:阳气潜藏,温阳固本防寒邪

冬季主“收藏”,阳气内敛,寒气盛行,小儿阳气不足,易受寒邪侵袭,需重点温阳散寒、固本培元。

1. 冬至(12月21-23日):阳气始生,温补阳气助生长

节气特点:阴气达到顶峰,阳气开始萌芽,是“冬藏”的关键期,也是小儿补养的黄金节点。

小儿易感: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反复感冒(阳气不足抵抗力弱)、生长发育迟缓。

推拿思路:温肾壮阳、固本培元。

揉丹田:用手掌顺时针按揉1-2分钟,温肾健脾,增强阳气。

推三关:每次200-300次,加强温阳散寒效果。

按揉肾俞穴:按揉1-2分钟,补肾益气,助力生长发育。

2. 小寒(1月5-7日):寒气最盛,防流感与呼吸道感染

节气特点:一年中最冷的节气,寒邪易侵袭小儿呼吸道和脾胃。

小儿易感:流行性感冒(高热、头痛)、支气管炎(咳嗽、咳痰)、腹痛(腹部受寒痉挛)

推拿思路:散寒解表、温中止痛。

揉外劳宫穴:按揉1-2分钟,温中散寒,缓解腹痛。

开天门+推坎宫:开天门(同前)50次,推坎宫(自眉头向眉梢分推)50次,疏风解表,缓解感冒症状。

搓擦腰骶部:用手掌搓擦小儿腰骶部(肾俞穴周围),至皮肤发热,温肾散寒,增强抗寒能力。

0 阅读:2

猜你喜欢

飞翔说健康

飞翔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